JavaScript
方式一:window.onload:
当一个文档完全下载到浏览器中时,才会触发window.onload事件。这意味着页面上的全部元素对js而言都是可以操作的,也就是说页面上的所有元素加载完毕才会执行。这种情况对编写功能性代码非常有利,因为无需考虑加载的次序。
window.onload=function(){
var userName="xiaoming";
alert(userName);
}
Jquery
方式二:$(document).ready{ }:
会在DOM完全就绪并可以使用时调用。虽然这也意味着所有元素对脚本而言都是可以访问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关联的文件都已经下载完毕。换句话说,当HMTL下载完成并解析为DOM树之后,代码就会执行。
假设有一个表现图库的页面,这种页面中可能会包含许多大型图像,我们可以通过jQuery隐藏、显示或以其他方式操作这些图像。如果我们通过onload页面设置界面,那么用户在能够使用这个页面之前,必须要等到每一幅图像都下载完成。更糟糕的是,如果行为稍微添加给哪些具有默认行为的元素(比如链接),那么用户的交互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然而当我们试用$(document).ready(){ }进行设置时,这个界面就会更早地准备好可用的正确行为。
使用$(document).ready(){ }一般来说都要优于试用onload事件处理程序,但必须要明确一点的是,因为支持文件可能还没有家在完成,所以类似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这样的属性此时不一定有效。
$(document).ready(function(){
var userName="xiaoming";
alert(userName);
});
简写为:
$(function(){
var userName="xiaoming";
alert(userName);
});
PS:
(function($) {})(jQuery)什么意思?
(function(){
alert("hello");
})(jQuery);
其实际上是执行()(para)匿名方法,只不过是传递了jQuery对象。
相当于 :
function aa($){
alert("hello");
};
aa(jQuery);
是初始化jquery对象的惯用方法。
通俗点说就是在页面DOM加载完成后(不包括图片下载完成)执行你需要的代码,由于不包括图片下载,所以比window.onload效率高。
不过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会使页面跳动,很多Jquery插件都是在加载完成后,才改变样式的,页面会有跳动或闪动的感觉。比如ui.tab这个插件,页面元素一多,全部显示出来了。它才形成TAB,很晕的说。
而 (function(){})(); 立即执行函数;相当于先申明一个函数,声明完后直接调用;
如果参数如: (function(str){alert(str)})("output"));
相当于: function OutPutFun(str){alert(str);}; OutPutFun("output");
总结:
- jQuery(function(){ });
用于存放操作DOM对象的代码,执行其中代码时DOM对象已存在。不可用于存放开发插件的代码,因为jQuery对象没有得到传递,外部通过jQuery.method也调用不了其中的方法(函数)。
- (function(){ })(jQuery);
用于存放开发插件的代码,执行其中代码时DOM不一定存在,所以直接自动执行DOM操作的代码请小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