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executor-cores 1
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1-2.3.2.jar
10
上述命令参数表示含义如下:
* 1、–master spark://hadoop01:7077:指定Master的地址是hadoop01节点
* 2、–executor-memory1G:指定每个executor的可用内存为1G
* 3、–total-executor-cores 1:指定每个executor使用的CPU核心数为1个
按【回车键】提交Spark作业后,观察Spark集群管理界面,其中“Running Applications”列表表示当前Spark集群正在计算的作业,执行几秒后,刷新界面,在Completed Applications表单下,可以看到当前应用执行完毕,返回控制台查看输出信息,出现了“`Pi is roughly 3.140691140691141`”,说明Pi值已经被计算完毕。,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是由参数(命令中最后的10)决定的,这个参数越大,准确度超高。
在高可用模式提交任务时,可能涉及多个Master,在提交任务时,需要让SparkContext指向一个Master列表 ,执行提交任务的命令如下。
bin/spark-submit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master spark://hadoop01:7077,hadoop02:7077,hadoop03:7077
–executor-memory 1G
–total-executor-cores 1
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1-2.3.2.jar
10
## 总结
在体验第一个Spark程序之前,确保已经安装好了Spark,并且配置环境变量和启动Spark集群。
首先,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启动Spark集群:
sbin/start-all.sh
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park应用程序,命名为SparkPi,并在该应用程序中编写代码计算Pi的近似值。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
object SparkPi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conf = new SparkConf().setAppName(“SparkPi”)
val sc = new SparkContext(conf)
val slices = if (args.length > 0) args(0).toInt else 2
val n = 100000 \* slices
val count = sc.parallelize(1 to n, slices).map { i =>
val x = Math.random() \* 2 - 1
val y = Math.random() \* 2 - 1
if (x \* x + y \* y <= 1) 1 else 0
}.reduce(_ + _)
println("Pi is roughly " + 4.0 \* count / n)
sc.stop()
}
}
代码解释:
1. 创建SparkConf对象,设置应用程序的名称为"SparkPi"。
2. 使用SparkConf创建SparkContext对象,该对象将作为Spark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3. 通过命令行参数获取切片的数量(默认为2),计算需要生成的随机点的总数。
4. 使用parallelize方法创建一个RDD,该RDD包含了1到n的数字,并指定了切片的数量。
5. 对每个数字进行映射操作,生成一个随机点,并判断该点是否在圆内。
6. 对所有随机点的结果进行reduce操作,得到圆内点的数量。
7. 根据公式计算Pi的近似值。
8. 打印结果并停止SparkContext。
保存代码到一个文件中,例如"SparkPi.scala"。
接下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编译和打包程序:
$SPARK_HOME/bin/spark-submit --class SparkPi --master spark:// SparkPi.jar
其中,"“是Spark集群的URL,例如"spark://localhost:7077”。
程序会开始运行,输出Pi的近似值。
最后,可以在Spark集群的Web界面上查看运行日志和结果。
通过体验第一个Spark程序,我们了解了Spark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方式。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复杂的Spark程序,以及使用Spark的其他功能和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