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兔哥,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这个JavaSE成神之路!
这一节,咱们要学习的内容是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数组、字符串。
这是我们学好Java的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前提就是打好地基。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参悟这些概念吧。
1. 变量和常量:Java中的变量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常量则用于存储固定不变的值。
例如:
2. 数据类型:Java中的数据类型用于指定变量或常量存储的数据类型,Java提供了多种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例如:
java有8种基本数据类型,具体是哪8种呢?
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支持多种基本数据类型。例如,整型数据类型包括byte
、short
、int
和long
,其中int
是最常用的。浮点型数据类型包括float
和double
,其中double
精度更高。还有字符型数据类型char
和布尔型数据类型boolean
。
举个例子,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它声明了一个int
类型的变量x
并将值赋为10:
在这段代码中,int
是一个Java关键字,它用于声明一个整型变量。这个变量可以存储任何整数值,例如10、-5或100。
需要注意的是,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都有固定的大小,因此它们能存储的数值范围也是有限的。例如,int
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的整数值的范围为-2147483648到2147483647。如果需要存储更大或更小的整数值,就需要使用其它数据类型,例如long
。
至于引用类型,Java中的引用类型是指由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通过类来定义,通过对象来使用。引用类型可以描述复杂的数据结构,比如链表、树、图等。
例如: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类Person,该类包含了name、age、gender三个属性和一个sayHello方法。然后,使用该类定义了一个对象alice,并对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进行了操作。
总之,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是Java语言内置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基本的数据;而引用类型则是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复杂的数据结构。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纠结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可以参考以下的说明哈:
Java中的引用数据类型指的是类和接口。它们与基本数据类型(例如 int 和 double)不同,因为它们不存储值,而是存储对象的引用。
使用引用数据类型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 在 Java 中,所有的引用类型都默认初始化为 null。所以,在使用一个引用变量之前,你需要先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并将其赋值给该变量。
- 在 Java 中,不能使用运算符 “==” 来比较两个引用类型的值。这是因为 “==” 运算符比较的是两个引用类型的地址,而不是它们所引用的对象的值。如果你想比较两个引用类型的值,你需要使用equals()方法。
- 在 Java 中,不能把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直接赋值给另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这是因为 Java 是一种静态类型语言,它的类型系统非常严格。所以,如果你想把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你需要显式地进行类型转换。
3. 运算符:Java中的运算符用于对变量或常量进行操作,Java提供了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快速入门:
Java的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取模)和“++”、“--”(自增和自减)。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例子,演示了这些运算符的用法:
需要注意的是,Java 中的除法运算符“/”是两个整数相除,只保留整数部分。如果你想保留小数部分,你需要把其中一个操作数转换为浮点数:
另外,Java 中的取模运算符 “%” 是两个整数相除,返回余数。如果你想求出商,你可以使用整除运算符 “/” 和取模运算符
我们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除了算数运算符,还有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Java支持多种逻辑运算符,它们用于比较两个值并返回一个布尔值(即true或false)。下面是Java中常用的逻辑运算符:
-
&&
:逻辑与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是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
:逻辑或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一个是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
:逻辑非运算符。如果操作数为true,则返回false;如果操作数为false,则返回true。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它使用逻辑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整型变量x
和y
:
关系运算符
Java中的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关系。Java中的关系运算符包括“>”(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等于)和“!=”(不等于)。下面是一些例子,演示了这些运算符的用法:
4. 流程控制语句:Java中的流程控制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Java提供了if-else、switch-case、while、do-while、for等语句。
例如:
5. 数组:Java中的数组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Java提供了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例如:
Java数组是由相同类型的一组连续的数据组成的有序集合。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如int、double等),也可以是引用类型(如String、Object等)。
在Java中,数组定义的语法格式如下:
例如,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int型数组,可以这样写:
定义数组后,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会被自动初始化为默认值,例如int型数组的默认值为0。
Java 8及更高版本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数组初始化语法,可以在定义数组的同时直接指定数组元素的值。例如,定义一个长度为5的int型数组,并将每个元素都初始化为1,可以这样写:
在 Java 中,数组可以在创建时进行初始化和赋值。
例如,下面的代码创建了一个长度为 5 的整型数组,并在创建时初始化了它的每个元素:
您也可以在创建数组后,通过索引来单独赋值每个元素,例如:
拓展,用数组完成冒泡排序算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它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
在这段代码中,第3行创建了一个名为arr
的整型数组,它包含6个元素。第6至18行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它通过两重循环来对数组进行排序。第12行至第15行使用了一个临时变量temp
来交换两个数的值,以实现排序。第20至26行则用了一个单独的循环来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如果运行这段代码,它会输出以下结果:
6. 字符串:Java中的字符串表示文本数据,Java提供了String类来操作字符串。
例如:
上述代码中,使用了String类的length、charAt、substring、toUpperCase等方法来操作字符串。
关于字符串这个引用数据类型,有太多可以讲的东西了,它也是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对象,不过目前我们就先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作业
最后,给大家留了一份课后作业: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str
,并将它的值设为"Java is fun!"。
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rr
,并将它的值设为{1, 2, 3, 4, 5}
。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x
,并将它的值设为arr
数组中第三个元素的值,即3。
定义一个整型常量MAX
,并将它的值设为arr
数组的长度,即5。
将str
字符串中的"Java"替换为"Python",并将替换后的字符串输出到控制台。
使用循环语句,将arr
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乘以2,并输出运算后的结果。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result
,并将它的值设为空字符串。
使用条件语句,如果x
大于MAX
,则将result
设为"x is larger than MAX";否则,将result
设为"x is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MAX"。
最后,输出result
的值。
PS:从这一节开始,欢迎你使用任何你喜欢的IDE完成作业,比如eclipse,IDEA,如果不会使用工具,可以去B站搜索相关的视频进行学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