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时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正在稳步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简单的讲经济发展就是有钱,但钱从何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的运转?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2有一天岛上的人发明了船,于是就到处划船跑,发现了另一个岛屿,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钞票,也像自己岛上这么活动。但自己岛上生产的东西多,那个岛上生产的东西
转载
精选
2009-12-24 15:00:57
435阅读
2评论
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怎么看?
先看一看当下的情况。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
这一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的特征。
由此,联想到岁末年初不经意间读到的几则消息。
比如
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出炉,鼓吹中国不愿意增加消费需求的中国冲击论者可能要失望了,5月消费增速创近期新高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零售支出增长超出市场预期”,新加坡《联合早报》亦关注到此点。
别小看这1.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消费增速正在快马加鞭。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提速,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笔记
原创
2022-12-21 09:54:35
171阅读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再获“信任票”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中国经济再获“信任票”
中新社记者李晓喻
近日举行的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与会多家国际组织、商会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再次投下“信任票”。
中国经济为世界增添稳定性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不仅高于市场预期,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新开发银行行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国内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还将加力显效,中国经济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
“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成绩来之不易”——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这一增速与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基本相符,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这是2024年中国外贸成绩单。
这个5%怎么看?
有人认为“很正常”:中国本来就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也在5%。
有人感慨“不容易”: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困难和挑战不小。
两种看法各有道理。
有外媒给出中肯评价:“对于一个近年来经受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笔记
原创
2022-09-01 14:19:26
406阅读
文/王恩博
刚刚过去的8月,面对内外复杂形势,高温天气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并显现一种关键新趋势。
新动能加快成长
翻开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8月份经济“成绩单”可以看到,在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那些带有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特质的产品或领域,往往都表现较好,甚至成为“压舱石”。
如8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比上年提升1位。
1月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上述数据。
拉长时间轴来看,三里河注意到,10年间中国排位上升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锚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持续上新,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主动塑造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加速焕新
栽
今天在天涯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好像是《十分钟让你看懂中国经济》。内容确实很通俗易懂,可是往往这种“十分钟”文章很容易以偏概全,就像那些“10天掌握,24小时学通”等等误人子弟的书一样。
作者讲了“十分钟”的经济学原理和中国房市为什么不能跌的道理,无非就是一再强调,房市的居高不下不是开发商的错,更不是政府的错,而是万恶的美帝的错。中国如果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房市,那么吃亏的还是咋们小老百姓。其实,在中
原创
2010-07-27 16:36:04
597阅读
2评论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国家发改委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组数字,既彰显出去年发展成绩的不平凡,也显现出中国经济在向新、向实。
新在“新”潮澎湃。
因
“新基建”就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全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些还是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包含的领域:1.特高压;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5G基站建;4.大数据中心;5.人工智能;6.工业互联网;7.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8......
原创
2020-03-30 10:37:42
732阅读
点赞
1评论
作者: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洪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科技、区块链和生物医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驰电掣,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重塑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版图;一大批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向好预期。
今年以来,多个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各种各样的唱衰者就从未断过,有的就像老到的算卦先生,甚至精确到了年份。一个个唱衰者被事实击倒了,又一个个唱衰者站起来,如此前仆后继,他们究竟为的是什么?
<BR /> 7月29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评论文章,借温州动车事故宣称中国经济奇迹行将脱轨。这次事故之后,某些海体未表现出任何同情,甚至也不愿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而是把平时对中国积累
转载
精选
2013-01-30 15:37:33
393阅读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李晓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称,2024年中国经济韧性和宏观调控政策都经受住了考验,未来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政策进一步操作的空间也相当大。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全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在苏剑看来,这本身就是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最大的亮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回首这一年,中国经济取得很多来之不易的成绩,也实现了许多新突破。快递数量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5G网络实现了“乡乡通”……一组组扎实的数据、一次次真切的改变,让人们感受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与脉动。
1.4亿吨
粮
最近一段时间,“元宇宙”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概念。那什么是“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呢?有业界人
原创
2022-07-23 01:12:26
5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