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包_51CTO博客
1、和拆简介        和拆是TCP网络编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当我们读取或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都需要考虑TCP底层的/拆包机制。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TC
转载 6月前
27阅读
1. 出现黏现象的本质黏现象是TCP协议传输时特有的,当连续send多个小的数据,发送端会连在一起发送 接收端就会一次性接收,就出现黏现象,这是TCP协议内部的优化算法造成的;# server.py import socket sk=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8080)) sk.listen() conn,addr=sk.accept() re
转载 2023-07-04 21:20:43
180阅读
基于TCP的socket编程 1.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发送(把发送端的缓冲区填满一次性发送)。 2接收端底层会把tcp段整理排序交给缓冲区,这样接收端应用程序从缓冲区取数据就只能得到
转载 2019-03-12 12:39:00
121阅读
2评论
本节导读什么是现象发生的两种情况解决现象的办法                   一 什么是现象须知:只有TCP有现象,UDP永远不会不一定会发生,如果发生了:1.可能是在客户端已经了,2.客户端没有,可能是在服务端现象:TCP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数据
转载 2023-10-23 16:59:24
254阅读
# Java TCP和拆处理 在网络编程领域,TCP协议由于其可靠性和有序性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和拆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将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Java中进行处理。 ## 与拆的定义 ### 是指多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数据。此时,接收方无法确定数据的边界,导致数据解读错误。 ### 拆问题则是由于一个
原创 1月前
15阅读
最近接触了IOCP服务器的编写,对IOCP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希望正在使用IOCP 的有些建议。我对IOCP了解不多,只是用到了,所以看了一下,还没怎么熟悉。IOCP的一大优势是高并发率,同时连接1万个用户,CPU的使用率也不会很高,只是内存稍微增大一些了。而且对CPU的利用率很好,线程的量被固定了,所以线程可以更好的处理事情。CompletionPort = CreateIoComple
转载 2023-07-20 20:12:47
100阅读
1.场景介绍较大的json包在tcp发送时会分成多个,接收端比较难判断的完整性,和是否存在粘连的问题json不完整存在粘连{"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2.解决方案用正则表达式来验证json格式是否完整验证不完整时,等待并拼接下个直到完整
转载 2023-06-03 22:57:22
267阅读
现象与解决问题文章目录现象与解决问题一、引入一、现象介绍1.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1.1缓冲区的作用:存储少量数据1.2收发的本质:不一定是一收一发2.为什么产生黏3.什么是?4.产生黏的两种情况 :二、解决问题的两种方式1、通过send数据长度的方式来控制接收(low版)为何low?2、使用struct模块实现精准数据字节接收(比较高效解决tcp协议的黏方法)3、UDP没有问题一、引入问题主要出现在用TCP协议传输中才会出现的问题,UDP不会出现,因为T
原创 2021-05-20 17:20:13
999阅读
Socket+TCP现象以及解决方案现象 tcp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效率,会在连接建立以后,将传往同一地址的包合并在一起,同时发送过去(Nagle算法)。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具体过程如下: 假设现在有三个100b的数据分三次要发,调用socket的策略是每次可以发1024b,这时,根据nagle算法的优化原则,会将三个数据打成一个一起
转载 2023-06-26 09:16:53
307阅读
“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的原因: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
转载 2023-06-08 10:10:56
264阅读
一、分析 作者本人在写一个FTP项目时,在文件的上传下载模块遇到了问题。在网上找了一些解决办法,感觉对我情况都不好用,因此自己想了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提供参考 1.1 现象 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tcp通讯中,不同于http短连接,长链接在发送接收数据过程中,多个数据沾粘在一起,导致数据混乱的情况。 1.2 原因分析 发送方: TC
转载 10月前
40阅读
在传输数据消息时因为TCP协议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所以会产生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报头来告诉接收端我们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来方便接收端接收。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header_dic = { 'filename': 'a.txt', 'total_
  在RPC框架中,和拆问题是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因为RPC框架中,各个微服务相互之间都是维系了一个TCP长连接,比如dubbo就是一个全双工的长连接。由于微服务往对方发送信息的时候,所有的请求都是使用的同一个连接,这样就会产生和拆的问题。本文首先会对和拆问题进行描述,然后介绍其常用的解决方案,最后会对Netty提供的几种解决方案进行讲解。这里说明一下本文统一使用“解码一器”表示该
转载 2023-11-20 09:14:33
47阅读
Socket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问题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因为只有一种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关闭连接主要要双方都发送close连接(参考tcp关闭协议)。如:A需要发送一段字符串给B,那么A与B建立连接,然后发送双方都默认好的协议字符如"hello give me sth abour you
转载 2023-08-06 00:04:45
158阅读
概念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长串二进制数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不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和拆问题。当数据被TCP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在另一端接收的时候,需要把多次获取的结果粘在一
转载 6月前
3阅读
本节重点:使学生了解原理让学生掌握解决方案简单远程执行命令程序开发(30分钟)是时候用户socket干点正事呀,我们来写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写一个socket client端在windows端发送指令,一个socket server在Linux端执行命令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执行命令的话,肯定是用我们学过的subprocess模块啦,但注意注意注意:res = subprocess.Pop
一、何为TCP/拆?TCP会根据缓冲区的实际大小情况进行包的拆分和合并,所谓,就是将多个小的封装成一个大的进行发送。拆,即是将一个超过缓冲区可用大小的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二、/拆包产生的原因1、写入的字节大小大于套接字的发送缓存区大小。2、进行MSS大小的TCP分段3、以太网帧的payload大于MTU进行IP分段三、解决方法1、消息定长,不够空格补2、在尾添加回车换行符
在本篇博文中,本人要来讲解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拆首先,本人来讲解下 什么是 和 拆:定义:TCP 是一个 流协议,就是 没有界限 的一长串 二进制数据TCP 作为 传输层协议,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 它会根据 TCP缓冲区 的 实际情况 进行 数据的划分拆:在 业务 上认为是一个 完整的,可能会被 TCP 拆分成 多个 进行发送:有可能把 多个小的
转载 2023-06-27 21:53:38
80阅读
一、基本介绍1)、TCP 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库,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2)、由于TCP无
之前讲解了socket应用最基础的用法以及给出了一个代码框架,本篇进一步提升一下长链接、短连接概念:(此概念是对客户端而言的)1、长链接就是基础篇贴出来的代码一般,即建立连接后就不断开,一直循环收发工作;2、短链接是发送一次报文后主动断开链接,然后再建立链接再发送......(即只有在数据传输时才建立链接)概念:因为tcp协议是流协议,数据与数据之间是没有边界的,在接收这些如流水一般的数据时不
转载 2023-10-14 20:52:44
19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