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站点
谈到Active Directory中的站点,很多Active Directory的初学者都会深感头疼,为什么呢?搞不清楚这个站点究竟是起什么作用。有很多同学都问过这样的问题,站点和域有什么区别?到底是域大还是站点大?有了域为什么还要有站点?…..本文将尝试为大家介绍站点的概念及设计初衷,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站点,运用站点。
域是共享用户账号,计算机账号及安全策略的一组计算机,这个定义是基于逻辑因素考虑的,只要用户和计算机在同一个Active Directory内,我们就认为他们都在域的安全边界之内。我们从域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域没有考虑网络速度等物理因素,无论计算机和域控制器之间是一个快速的物理连接还是一个慢速的物理连接,域都会一视同仁,完全把连接速度视若无物。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不考虑网速这样的物理因素,我们会在管理域时遇到很多麻烦。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下图所示,某域的域控制器分布在北京,上海两处,北京有A,B,C三台域控制器,上海有D,E,F三台域控制器。北京和上海的本地局域网都是千兆以太网,北京和上海之间是一条128K的专线。
【转载】什么是站点,Active Directory系列之十一_AD 2003
现在我们要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域控制器A更改了Active Directory,那么如果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把这个AD的变化复制到其他五个域控制器上呢?显然域控制器A应该先把更改复制到同一高速局域网内的BC,然后再利用慢速的广域网链接复制到上海的一个域控制器上,例如复制到D,最后再由D复制到EF。域控制器如果使用我们规划的这种复制拓扑,那当然好,在这种复制拓扑中数据只经过两地间的慢速链路传递了一次。但问题是域如果不考虑速度因素,未必能作出这种拓扑,万一KCC决定使用的复制拓扑是先从AD,再从DB,然后BE,再EC,最后从CF,那我们就要崩溃了。这样的话六个域控制器之间的AD复制要沿着两地间的慢速链路走五次,无论如何都让我们无法接受!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速度因素的重要性,再顺着这个例子引申一下,用户每天登录到域进行身份验证,显然北京的用户应该登录到北京的域控制器,上海的用户应该登录到上海的域控制器,这样效率才会比较高,如果北京的用户每天都到上海的域控制器进行身份验证,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在日常的运维工作中是不能把速度因素透明处理的,我们必须考虑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微软才引入了站点对计算机进行管理。站点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站点就是高速相连的一组计算机!从这个概念来看,站点强调了速度这个物理因素,域则是强调要共享Active Directory这个逻辑因素,把站点和域结合起来对计算机从物理和逻辑两个角度进行管理,是微软的一个很好的构思。值得一提的是,微软这种管理思路并非罕见,例如Exchange中也有管理组和路由组的概念,管理组和路由组其实类似于域和站点的关系,也是一个从逻辑角度进行管理,另一个从物理角度进行管理。
有了站点帮助管理,我们处理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就容易多了,从站点的定义来看,由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存在一条慢速链路,因此我们应该把北京的计算机放到一个站点内,把上海的计算机放到另一个站点内。这样的话,北京和上海的用户在登录时会优先选择本站点内的域控制器登录,KCC在规划复制拓扑时也会自动地优先考虑在本站点内的域控制器之间进行AD复制。更好的是,如果AD需要垮站点复制,AD内容还可以经过压缩后再进行复制,显然站点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对带宽的充分利用。
从理论上证明了站点的必要性,我们在下篇博文中就要付诸实践了,我们将在下篇博文中通过实例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站点的创建及管理,敬请关注!

本文出自 “岳雷的微软网络课堂”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yuelei.blog.51cto.com/202879/1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