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2.8 分钟。
很多读者对我比较了解,我这个人不喜欢给自己设限,我喜欢尝试不同的领域,挑战新事物总有一种满足感,至今为止,从事过的领域很多,写过代码,带过团队,做过管理,接触过投资,搞过自媒体,现在开始做产品,算是一名产品人了。
以前写代码的时候,喜欢跟产品经理互怼,从来没想过,我自己会成为一名产品人。
如果你问我,做过的这么多事中,最喜欢哪一样?我会告诉你,做产品,做一个产品人。
而且,我认为,人人都要有产品思维。
拿以前我写代码来对比,以前写代码的时候虽然一开始也有很大挑战,但是随着能力与经验的积累,逐渐的就可以掌控大局了,因为写代码本质上是属于执行层面,只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与设计稿,去实现就可以了,中间是会遇到一些技术难点,但是总归可以克服的,对于这种执行层面的事,其实可控性是最高的,因为你只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
但是等做了产品之后,你会发现情况大不一样,产品本质上属于决策层。所有的决策都是「用户驱动」,你要发掘用户的痛点,对市场、趋势做出有效的判断,整合信息与资源,理解人性,理解市场,最后转化成那一个个可以实现的需求文档与交互稿,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么?
当然不是,即使你是一个非常顶尖的产品经理,哪怕上面的所有你都做到了,你依然不一定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可能面临各种吐槽与失败,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一次次的怀疑自己的判断,然后在不断的打击与挫折中,一次次的爬起来再次前行。
这就是一个产品人的常态,不断在打击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然而,为什么我觉得人人都要有产品思维?
因为产品思维永远是「用户驱动」,它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产品能力是人生最底层的能力。
还记得我以前写过「我和一位快递小哥的故事」吧?其中给他出的一些主意就是所谓的产品思维,不仅如此,我自己运营的这个公众号,我自己的知识星球,你们看似我只是在正常的写作分享而已,其实背后我都是在运用产品思维在运营。
之前有我星球的球友问我过这么一个问题,说写代码写了 4、5 年了,在大城市买房无望,以后准备回老家生活,但是老家又没有相关的工作,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这种很有代表性,也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然而我就告诉他,现在写代码,不代表以后一定要靠写一辈子代码,这个世界有个词叫做「知识的诅咒」,意思就是,你所有的思考方式都是建立在你现有的知识框架上的,必然思维容易受到限制。然而,只要你稍微打开下思维,很多答案就迎刃而解。我建议他,主要精力当然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是不妨业余时间多学点产品能力,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因为产品思维适合各行各业,以后回老家做任何事都是用得着的。
我自己就非常迷之自信,我现在在上海混的还可以,假如哪一天我混的不行了,让我回老家从 0 做起,我完全有自信可以把任何生意做起来,可能有人觉得我在说大话,然而我就是有这种自信,因为我有产品思维,我了解市场,我懂人性,我懂什么叫「用户驱动」,我就是摆摊卖个饼、开个小店之类的,我都有能力与信心让自己比周边做的好一百倍。
这不是我写多年代码积累的自信,也不是互联网让我变得浮夸,这是产品思维给我带来的自信。
所以,我建议我的读者,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种,也不管未来你想留在哪个城市,优先做好本职的工作,毕竟这是你的经济来源,也是你生存的依赖,业余时间,建议大家都懂点产品思维,学习点产品能力,也许不见得你一定从事产品经理,做个产品人,但是这种思维能够改变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对你的认知与能力会有很大的加成作用。
有人会问了,那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产品思维呢?
这个首先要让自己具备这种意识,然后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向你身边具备产品思维的人多学习,其次,可以尝试系统的学习点产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我自己打算之后多在我星球普及类似的知识与思维,而我产品方面的能力全都来自于自学,为此我花费有上千块估计你们不信,一开始的连一些名词都搞不懂,但是一直强迫自己,因为我坚信,经常阅读让自己看不懂的东西,长此以往,一定会让自己有很大提高,现在不敢说我产品的能力有多强,但是最基本的产品思维我是具备了,而且我也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