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排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两位的是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信产业作为一直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的重点发展产业,在国家以创新驱动和内生力为重的转型过程中,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发挥其重要作用呢?
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将国家发展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中国为了摆脱要素驱动对信贷和国家投资的高度依赖以及伴生的产能过剩长期风险,必须要向创新驱动方向迅速转型,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也是当务之急。而这个模型同样也适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实力雄厚的中国通信产业。中国通信产业的早期发展毫无疑问是要素驱动式的,当时的重点在于将市场这一产业基本要素尽快加以建立和健全,设备作为次要的要素则依赖进口;当发展到效率驱动时期之后,产业的主导从有线为主过渡到以移动通信为重心,市场的运行效率、交互效率和总体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的发展和设备支持过渡到以市场决定的需求化个性化自主研发与国外厂商产品相辅相成的高效局面;而面向未来突出内生力的创新驱动阶段,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模式势必成长为整个通信产业的主流方向。
据行业媒体报道,LTE作为3G后续演进通信技术,全球目前已经有27 家运营商公布了LTE相关计划,其中大部分商业网络将在2010年到2012年完成建设。虽然LTE起步于发达国家,但其相当大的驱动力却来自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而且在全球LTE部署的进程中,中国自主创新的TD-LTE因为有中国移动等核心营运商的市场部署支持和对技术标准的有效推动,中国将在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上都居于LTE前列。
实际上,TD-LTE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其技术价值。它代表着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已经开始具有重塑行业格局的能力,对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创新”作为一个词汇而言并不是新生事物,从工业革命开始,这个词就一直推动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但创新不等于不会落后,老牌创新企业Xerox在IT领域的掉队和Motorola前不久遭遇的困境都是反面案例。所以,在当前信息产业革命的时代,“创新”本身也值得在原有的方法论和实践手段基础上被创新。这个对“创新”的创新就是重塑行业格局。
“行业格局的重塑战略(Shaping Strategy)”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是《哈佛商业评论》不久以前以专题形式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路总结。长久以来,迈克尔·波特的公司竞争战略系统广为人知并被企业界顶礼膜拜,而行业格局的重塑战略打破了这个局面。《哈佛商业评论》的专题研究指出,无论是Saleforce(SAAS领域)、Facebook(SNS领域)还是Google,都属于行业格局重塑战略的实施典范,其核心方法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给行业和市场造成深刻变化”。Saleforce之于IBM(软件服务),Facebook之于时代华纳和AT&T,Google之于新闻集团和微软;从这些案例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行业格局重塑战略面前,曾经的那些行业巨头不再令人高山仰止。在风起云涌的通信产业,TD-LTE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旗帜,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从研发、试验到实施的完善流程和涵盖全球多家主要营运商的生态系统,TD-LTE Advanced获得入选国际电联4G两大候选标准之一;充分印证了《哈佛商业评论》行业格局重塑战略的核心方法。而且在中国市场的强大支撑下,TD-LTE Advanced极有可能成为4G的全球标准。对于TD-LTE所实现的通信行业格局重塑,毫无疑问我们很容易从上述的分析中获得充分的理论支持。
当我们以一种创新驱动的方式成功地用自主创新的成果实现对整个行业的重塑之后,机遇不再是被追寻,而是已经被我们创造出来了。必须强调,市场的成长和技术的演进将是一种需要持续关注和推动的行为,逃不脱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即使TD-LTE已经占据行业翘楚,在未来营运商和厂商的多方博弈中,没有谁注定成为博弈的胜方。要巩固已经变革成功的行业格局,要保持创新发展的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与TD-LTE充分适应的人才培养、从体制上变革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低效率架构,为保障已经获得的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提供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由于高科技行业本身就具有创新积聚的特性,所以传统的创新方式也许只能带来为期短暂的产品优势,而行业格局的重塑战略却能够带来持久而稳固的领先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理解,TD-LTE就是在巨头林立、高手如云的环境背景下,充分运用了行业格局的重塑战略,确立了中国自主创新在全球通信产业的地位。这一点,恰恰也符合两会刚刚提出的以内生力为主的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QQ:11129488 MSN:Gohardbee@hotmail.com 瞬雨之友(以文会友,以茶代酒)QQ群:85043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