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今年是第20个年头。在这一届晚会上,惠普质量门、东芝文字游戏门等粉墨登场,进而引发了后续一段时期国内品牌对国外品牌的一场口水战,大有要搞出几个类似于丰田召回那样大手笔事件的劲头。

这样的策划,无疑悖离了电视观众和消费者对于3·15这一特殊日子的关注和期待。我不知道3·15晚会的导演们心里揣着怎样的考虑,但我知道,消费者20年来对3·15的期待就像我对春节晚会的期待。即使央视把春晚办得一届不如一届,我多年以来也仍然是它的忠实观众,因为跟家人围坐炉边看春节晚会早已成为一种过年的气氛。但今年的春晚已经极大地辜负了我们,甚至让人忍无可忍,因为大量广告的拙劣嵌入已经到了被老百姓广泛戏称为“广告当中插播晚会”的地步。

 

惠普质量门是3·15晚会的一出重头戏。电视观众和消费者并不容易注意到的是,当我们从技术的角度追溯此次惠普质量门事件的根源,其实并不在于惠普本身,而在于为惠普提供显示芯片的英伟达公司(nVidia,世界第一大显示芯片厂商)所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事实上,针对这几批已经流向市场的问题芯片,英伟达早在一年半以前就已发表声明承担后果和相关的召回责任。而且不仅仅是惠普一家,包括戴尔、联想、苹果、索尼等几乎所有主要笔记本生产商在内,共计1800万台的笔记本电脑均受该“显卡危机”的影响。根据详细比对,3·15晚会列举的所有惠普“问题产品”均在英伟达“显卡危机”公布的清单当中。如果我们回头搜索一年半以前的媒体报道,最积极配合英伟达解决此问题的,恰恰是惠普和戴尔这两家全球排名一二位的笔记本厂商。3·15晚会在一年半以后的今天将矛头如此针对性地指向惠普,如果不存在与某些不正当竞争相关的潜在诉求,那么只能认为晚会的组织者太急于在电视观众和消费者面前表现自我了,可以说就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举动。

行业《三包法》是3·15晚会顺利炮制惠普质量门和东芝文字游戏门的得力工具。晚会用了很大的篇幅一一控诉国外彩电品牌如何跟中国消费者玩“文字游戏”。首先引用彩电三包法主要部件保修期三年的规定,用以证明包括东芝、SONY、夏普、飞利浦等等几乎所有国外品牌均“违反”该规定,因其液晶屏保修期只有两年。在技术进步中,液晶作为替代显像管的产品,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寿命有限,远远不如显像管经久耐用。除了细微的技术参数,电视机所使用的液晶和显像管,与电脑显示器所使用的液晶和显像管,并无本质的区别。而电脑显示器保修的行业惯例是显像管三年、液晶一年。家电产品的保修单严格地说应该属于购买合同的有机组成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时候填写保修单实际上应等同于认同和签署这份合同,从这个角度看液晶电视屏幕两年的保修期并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法规并不只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过时的法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详细分析过时的《航海法》如何阻碍了市场与贸易的发展。实际上,被3·15晚会引用的彩电三包法制定于1995年,整整15年以前。今年晚会的主题为“新规则、新动力”,在我看来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根据行业实际进行修改的“新规则”,恰恰是彩电三包法自身。而晚会要求用15年前基于显像管技术制定的彩电三包法来同等约束液晶电视行业,与之前被传为笑谈的“根据1979年相关法规,火车撞死人救济150元人民币”的故事几乎如出一辙。3·15晚会还陈词说“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方面,我们的国产品牌普遍都做得比较出色”;然而我的见闻却恰恰与之相反:在家电商场中时常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甚至引来110出警的,恰恰是“引以为豪”的某国产品牌。

当然,3·15晚会也并非让消费者一无所获。就惠普质量门事件而言,客观上促成了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据媒体报道,惠普在3·15当天即向消费者郑重道歉,延长笔记本产品的保修期并启动“客户关怀增强计划”。由于惠普在全球PC厂商龙头老大的行业地位,此举无疑将迅速带动整个行业服务标准的大幅度提升。不过这似乎不该归功于3·15晚会,而应归功于厂商的响应态度和响应能力。

 

与中国时下正流行的热热闹闹赚眼球而后大多闹过辄散的各种各样的“节”相似,3·15更像是工商、消协和央视联合举办的一个“节”。事实上,一次性筷子、医疗器械诈骗等都是相关部门长期不作为的产物,不是到晚会上表表决心就能解决的。中国各个城市各个级别的工商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部门历来都是饱受老百姓和消费者诟病的“不作为”机构;晚会曝光的货车安全护栏问题的原因也明显是由于车辆管理部门不作为,司机、车主和厂家反倒是其次。如果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每年都只“落实”到一个两小时的晚会上,如果消费者的希望只能寄托到晚会上工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部门的领导发表的几句豪言壮语和高呼的“天天3·15”口号,那么这样的3·15,召回也罢!

本文为3月29日《环球时报》特约时评,刊发标题《惠普门,被放大的质量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瞬雨之友(以文会友,以茶代酒)QQ群:8504348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soora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球时报》特约时评:

2009年07月16日     虚拟货币:始于网络,止于网络
2009年07月28日     摘下面具:网络×××与×××网络
2009年09月11日     “开心”是第几生产力?
2009年10月22日     煤老板应转向风险投资
2009年10月30日     外包伤害软件业创新力
2009年11月23日     中国汽车能靠“山寨”闯世界?
2009年12月09日     警惕谷歌新形式的垄断
2009年12月22日     别让民间资本总盯着房地产
2009年12月29日     电子商务正在形成共同体经济
2010年01月15日     中国也许不需要谷歌
2010年01月29日     中国需要几个迪斯尼?
2010年02月10日     政府采购与软件国货
2010年02月11日     中国能否打造强大的互联网企业?
2010年03月01日     腾中买马,潜规则下的资本二人转
2010年03月08日     别让产能过剩成为产业发展的漩涡
2010年03月24日     信贷调控是调控房价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