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信息化: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企业或社会)发生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造、支撑人类的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把贯穿于这些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有效、可靠地进行管理,经过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处理,形成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融合,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新的经济形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信息化从“小”到“大”分层以下5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含义。一
是指传统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器件,使产品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智能电视、智能灯具等;另一个含义是产品携带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数字化的,便于被计算机设备识别读取或被信息系统管理,如集成了车载电脑系统的小汽车。
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
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产制造,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3.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
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艺、产品的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4.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
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5.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
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服务,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质量。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