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安全技术剖析
原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自51CTO博客作者simonche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WLAN安全技术剖析
WLAN因为其传输介质的“空中”特性备受黑客及安全破坏者的青睐。所以WLAN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者安全技术一起完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从WEP有线等效加密到WI-FI联盟迫不及待的WPA,到802.11i强健安全网络RSN的成熟,再到中国WAPI安全标准与802.11i在技术与市场的博弈,可以说整个安全技术市场风起云涌此消彼长,当然技术与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种技术的成熟有时候并不能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完美性,更多的需要依赖双方的结合及政治等多方因素的促成。而本文将仅仅从技术的角度解析WLAN安全技术的发展及细节。
从WLAN诞生至今,其安全技术只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初期用户安全需求单一,所以像WEP这样的RC4流加密算法也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很快WEP自身的多种缺陷导致安全性下降,市场破解轻而易举,所以IEEE建立了802.11i工作组来完善WLAN安全技术,但是市场需求的迫切性使得WI-FI联盟迅速的将还处于草案阶段的802.11i标准搬上历史舞台,美其名曰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PA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WEP的加解密算法基础,而是立足WEP来解决当前WEP的缺陷,定义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这样一种新的算法。但是TKIP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WEP的安全缺陷。所以802.11i标准出炉,并重新设计出一种被成为CCMP(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计数器模式及CBC消息完整性校验协议)的算法,从本质上说,CCMP完全抛弃了WEP及TKIP的RC4流加密机制,而是采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和CCM(Counter-Mode/CBC-MAC)认证方式,使得WLAN的安全程度大大提高,从而实现了RSN的强制性要求。
正当欧美WLAN设备厂商大量部署802.11i标准的同时,WAPI(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nstruction and WLAN private Infranstruction,WLAN鉴别及保密架构)中国标准横空出世。不管是WEP还是TKIP都是采用了对称密钥及流加密算法。而WAPI则采用了公钥架构的思想采用证书作为基础由第三方鉴别服务器为其提供可靠的鉴别,另外一方面从加密算法的角度WAPI采用了椭圆曲线算法及SMS-4算法,也使得WLAN更加健壮。当前对于802.11i与WAPI的争论依然处于炽热化状态,到底谁将成为未来WLAN的主流安全技术,还有待市场及时间上的检验。
谈到安全,不得不谈到安全三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为用户数据提供加解密处理保证数据安全。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免受第三方篡改。而可用性则是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的身份权限的合法性做验证。那么WLAN的安全技术也不例外,依然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
(未完待续--尽情关注下篇WEP解密)

提问和评论都可以,用心的回复会被更多人看到
评论
发布评论
相关文章
-
WLAN安全技术剖析(续2)--WPA的草案命运
WPA的诞生是市场从技术迫切寻求帮助而妥协的结果,立足改善WEP的缺陷,所以有了TKIP。
网络 安全 WLAN 休闲 WPA -
华为WLAN安全配置
华为WLAN安全配置
WLAN 无线网络配置 华为 -
华为设备WLAN安全配置命令
华为设备WLAN安全配置命令
华为 网络 无线 WLAN -
无线应用安全剖析
点我下载
无线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