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Google中搜索“最小的linux”、“486 linux”之类的关键词,多半会发现这个著名的迷你型linux发行版(如果可以称之为发行版的话)。确实,DSL很小,可以装在U盘和刻在那种小尺寸的光盘上运行,只有50M大小。也可以装在硬盘里,装在硬盘里也不过100M左右。而且,真的对机器要求非常低,记得网上好像有人在386上成功运行它。而我在486DX100+24M内存的机器上运行它,用dillo上网的速度还不错。它这么小,只有字符界面吧?错,它有一个完整的桌面系统,使用fluxbox和xdesktop(好像是叫这个吧)。有一套完整的在X Windows下运行的程序:办公、娱乐、上网、图片处理等等,一个也不少,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日常应用!
那么,DSL就非常完美了吗?非也,一个最大的问题是:DSL国际化支持几乎为零(好像也正式支持了德语什么的),一般的非英语用户想升级它为自己语言的环境也非常难。事实上,除了它自带的几种扩展包,你要想对系统用apt命令对它作大的改动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语言支持。我曾按照网上一篇老文章
DSL + xfont-intl-chinese + FCITX 定制成功!(已加入文泉驿字体)在我安装到硬盘上的DSL-3.4.4添加它的中文支持,可是当用“apt-get -o APT::ForceLoopBreak=yes install locales ”终于把locales安装到Damn Small Linux 3.4.4上了,我却不能为它安装中文字体了(或者是其它什么步骤,因为没有及时记录,忘了)。于是就停止了。最后,把同台机器另一个操作系统里的gpm、zhcon有关的文件拷贝到系统里添加控制台的中文支持。我想如果把w3m相关文件拷到系统里,作一些修改(像我把redhat linux 9.0的这些文件移植到slackware linux 10.2一样,后面的日记也许会记录这个过程),应该可以在控制台里完成大部份中文打字和上网操作的。至于X Windows的汉化,我尝试了一下,没有成功就算了。上面汉化成功DSL的版本是1.2.1。关于DSL作者对DSL语言支持和升级支持的“官方”说法,可以参考这两篇文章:
Language Support – DSL Wiki和
Enabling Apt – DSL Wiki。以我的理解,从中得出下列信息:
DSL由于极度裁剪,使得扩展非常困难;使用apt命令升级单独的包,但除非是专家,不要对主要系统进行升级;由于DSL不是从Debian单一继承而来,使用apt命令安装了“错误”的程序也许会对系统造成破坏。
因为我不是专家,所以放弃了DSL的全面汉化。如果有谁知道哪儿有汉化成功新版本DSL的信息,请提示一下。谢谢。
1)、事先用fdisk为DSL准备了一个64M的swap(/swap)分区和一个236M的根(/)分区(上面DSL Wiki上说至少要128M的swap空间,可我发现自己的486DX100+24M内存的机器从来没有使用过超过64M的swap分区,就只分了64M给swap分区) ;
2)、启动在U盘里的DSL;
3)、使用swap分区:
mkswap /dev/hda1
swapon /dev/hda1
4)、执行硬盘安装命令
dsl-hdinstall
以上操作需要root权限,在默认就有的dsl用户下sudo就可以了。系统菜单里也有安装到硬盘的选项,我没试过。还有,安装到硬盘的步骤是把486上的硬盘拆下来装在另一台机器上进行的。
所以,总的说来,我感觉DSL可以用于其它系统的维护(但我用U盘里的DSL启动SATA硬盘的系统,不能识别SATA硬盘,可能启动时需要输入额外的参数,没有进一步证实),在控制台下作一下处理(把其它系统用的gpm, zhcon, w3m相关文件移植到系统中,或者用其它什么的方式安装)也可以作中文的应用(我基本上就是在控制台下用这台486电脑的,比如,我博客上的许多日记都是在这台486上的linux的控制台中文环境下写的)。
当然,我对DSL只是大概一周时间的浅尝则止,以上文字出现错误也很有可能,希望见者知者能提示一二,我会随时修正补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