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面禁售的“蹭网卡”在各地死灰复燃销售火爆。工信部在《2010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通告》中提醒广大电信用户,不要购买和使用 “蹭网卡”或“网络破解器”,此类产品违法接入他人网络,且发射功率远超过国家标准,不仅干扰正常的无线电通信,还将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健康。贪小便宜吃大 亏,为了省那一点上网费,背负“缺德”的骂名和损害健康的隐患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蹭网卡”重装上阵
近日,一度被禁的“蹭网卡”卷土重来,在各地销售火爆。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蹭网卡赫然出现在其首页的“推广链接”上,不少购物网站通过改名“卡王”、“卡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将其搬上网络销售渠道,而各地的不少商家也在暗中进行销售。
去年年底,一种专门“蹭”别人无线路由器网络的产品曾被媒体关注。这种“无线网卡”插在电脑上会自动搜索邻居的无线网络,然后破解其安全密码,强行“共享”无线网络,这就如强行蹭饭一样,因此也被叫做免费无线网卡,售价从几十元到三百元不等。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工商部门陆续对电脑城的“蹭网卡”展开了清查行动,淘宝网也在3月将此商品列为禁售商品。然而如今“蹭网卡”不仅卷土重 来,更是重装上阵,升级换代,发射功率越来越大,出现“越打击、越强大”的趋势。据了解,经过改造后,“蹭网卡”功率动辄1瓦、2瓦,商家自吹“信号更 猛”,理论距离能达到5公里。在破解手段上,这些商家还声称用户只需凭借“自动破解光盘一张,破解教材一份”,就能轻松破解被人加密的网络。
“蹭网卡”为何禁而难止
“蹭网卡”为何全面禁售后仍然死灰复燃呢?供求双方的利益需求是最大的原因。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现在的无线网络越来越多,只需花上百元费用就能一直免费蹭网上,这种低成本对于某些消费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同时蹭网的 风险很低,蹭网行为造成损失不好估算,金额也不大,最多被归结为“缺德”,很难真正进行民事或刑事惩处。消费者对于蹭网行为所持的态度也令人担忧。去年9 月份时,网易数码曾对“蹭网卡”做过一个在线调查,居然有超过50%的网友选择支持“蹭网卡”,表示“能蹭就蹭才是硬道理”;另有20%左右的人态度是 “无所谓”。消费者对于蹭网行为的放纵态度成为了蹭网卡大行其道的“保护伞”。
同时对于销售蹭网卡的商家来说,普通无线网卡的价格大都在50元到80元之间,而“蹭网卡”仅仅添加了1根天线和一张软件光盘价格就飙升了2到 4倍,其利润收益相比于普通无线网卡十多元的薄利更是连翻数番。而且销售蹭网卡的风险同样很低,目前批发商和销售商采取存货和销售分开的策略,批发商存而 不销,销售商卖而不存,即使被查获也难以受到处罚。
法律界人士表示,对于“蹭网”行为,目前还属法律空白。通过破解别人的无线路由器密码,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无线网络,只要不对无线路由器 拥有者的电脑系统进行攻击或窃取隐私,就不构成犯罪或侵权。但在民事责任上,“蹭网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无线网络的拥有者。
“蹭网卡”真是免费的午餐?
“蹭网卡”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午餐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蹭网并不是想蹭就能蹭成的。蹭网卡并不像卖家宣传的那样能够百分之百蹭网成功,联网率有时甚至很低。要想使用蹭网卡上网必须保证在使用范 围内有人正在使用无线路由器上网,而且无线信号足够强;对方必须使用WEP加密方式或者没有加密才能蹭网,如果对方绑定了IP,或是采用MAC过滤、关闭 DHCP等保密方法都无法蹭网成功。
其次,蹭网者需要面对网络安全问题。蹭网者蹭网时会让自己的账号、密码和个人信息等在别人的路由器上留下痕迹,不仅可以让“被蹭者”轻易将其 “踢走”,而且容易遭到黑客袭击或中木马病毒。一位网友表示,蹭网“蹭的其实是‘菜鸟’的网,稍有些网络知识的人一加密就无法蹭到了。”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对蹭网行为作出判定,理论上蹭网已经被定性为违法违规行为。据现有电信法规,在未经他人允许的前提下,使用“蹭网卡”设备强 行接入他人的无线网络,是侵犯他人网络使用权的新型盗窃行为,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同时根据《×××电信条例》的规定,蹭网行为还涉嫌扰乱电 信市场秩序。
另外,通过蹭网上网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害。工信部门指出:蹭网卡信号强大源自于其内含本不该在网卡上出现的功率放大模块,其功率能高达 1000MW左右,是普通网卡的10倍至25倍。因此电磁辐射更强,长期使用将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并且流通于市面上的蹭网卡几乎都是地下小工厂生 产的“三无产品”,一旦出现质量或者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苦果只能自己消受。
“蹭网”不仅要“看天吃饭”,而且需要面对违法违规遭受惩处以及健康受到损害的巨大风险,省了小钱,占了小便宜,却要面对付出巨大代价来偿还的风险。同时,“蹭网”这种强行占用他人资源的行为也是不为传统道德所容的。舍大义而取小利,始终不是明智之举
原著作者:ugm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