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360的掌门人,周鸿祎聊起360搜索的决策过程、技术手段、具体的优势以及未来的方向时提出:“技术是不能感知的,不比别人差就可以了,流量是要有的,最后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更干净,更真实,不要过度商业化。我们这次做的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搜索,唯一可能颠覆的就是用户体验上,更加尊重用户利益。”

  起初360搜索是与谷歌百度合作,一定程度上给这两大搜索巨头带来了流量,尤其最近这两三年,特别google撤出中国之后,360搜索的默认搜索指向谷歌,用户使用起来不稳定,普通用户就会抱怨浏览器不好。Google撤出之后,中国的搜索市场其实是走向一支独大,用户没有选择,用户的抱怨也非常多,而对于360来说,在掌握了这么大的流量时,无疑是成立自己的搜索的最佳时机。搜索有了竞争,一些为人诟病的问题可能就会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解决。

  360开始做搜索,技术门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360需要组建团队,在多年的业界,360有了很强的团队基础。从很早跟百度就是竞争对手,包括帮雅虎做过一搜,奇虎最早也是想做社区和搜索的结合。这么多年,这支团队在搜索技术的积累上没有丢。同时在市场、销售,渠道上,都是完整做过的,现在帮助百度,google做销售的这些渠道,很多也是一、技术门槛:做搜索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我们这个团队,从很早跟百度就是竞争对手,包括帮雅虎做过一搜,奇虎最早也是想做社区和搜索的结合。这么多年,这支团队在搜索技术的积累上没有丢。同时在市场、销售,渠道上,都是完整做过的,现在帮助百度,google做销售的这些渠道,很多也是周鸿祎当年一手建立的。从搜索的理解上,360已经具备了技术条件。的团队的组建中,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包括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算rank排序,而不是根据规则。但我认为这不是制胜,其实搜索的技术在过去十年里面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可能比过去好一点,但不是不可逾越的。

  团队的组建成功,也许更需要客户的流量,如果客户的认知和使用,也就不可能有商业化,也做不起来。在过去几年,360培养了用户在浏览器和网址站上使用搜索的习惯。本身360给手里的流量,也是一个基础。

  用户的体验,对于一个搜索引擎,技术的好坏,用户很难察觉的到,也是大家无法感知的,品牌度是一个很大的差异。怎样让客户更加认可一个新的搜索引擎,用户体验是360扎牢客户的一个关键点。譬如将来商业化,每页限制广告的条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广告,对欺诈挂马,钓鱼的链接在搜索结果滤掉。

  对于搜索行业,现今一家独大的现象的一点点被改观。当其中一家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达到15-20%时,垄断者就被打破了。垄断者可能也就面临改善。未来在无线上,在看搜索和无线的结合,可能siri是一个新的入口,或者地图跟location的结合,但这都是战术,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目前360安全搜索引擎已将达到这种合理的市场份额,但是如何维持现在争取到的这个份额,是每一个360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针对市场份额的维持问题上,周鸿祎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流量和渠道。他指出:即使Google这么强大的企业,也需要流量的引导(chrome)。默认的搜索流量还是相当可观的,所以我们一举拿到超过10%的份额。但光靠渠道也是不够的,要持续改善搜索体验。我解释过我们的域名,so.com,就是希望很安全很干净。搜索引擎本身因为很多人在用,但它确实没有能力对很多网址进行甄别,它事实上(因为 SEO 或者竞价排名的原因)成了很多传播很多危险的网站和欺诈网站的途径。以前的搜索引擎是让用户尽快离开它,它是一个流量分发器,用户尽快来、尽快走。现在这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搜索引擎也自己去投资、自己去做,甚至生产只针对自己独家的内容,通过搜索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生态链。

  其次360着手和很多垂直搜索、提供垂直内容的网站合作。比如在医疗行业,360安全搜索中,很少接医疗广告了。但是用户还要查医疗信息,360就尝试着和类似“好大夫”这样的网站合作。所以在垂直内容方面,我们应该会找很多合作伙伴,他们负责把内容做好,我们把他们需要的流量倒给他们。

  不得不说,360作为搜索引擎的后来者,在争抢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和对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作为切口,过去在中国,很多垂直网站做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入口、没有流量,巨头渐渐地把东西都自己来做了,最典型的不就是“互动百科”嘛,基本上只要流量没了就没有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