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配置目的:寄存器配置用于更改路由器启动过程。 配置目的:寄存器配置用于更改路由器启动过程。 启动位由4位16进制寄存器组成 格式:0xABCD 赋值范围从0x0到0xFFFF 0x2102 :工业默认值 0x2142 :从FLASH中启动,但不使用NVRAM中的配置文件(用于口令恢复) 0x2101 :从Boot RAM中启动,应用于更新系统文件 0x21
Virtual PC Simulator,简称VPCS,这个和Virtual PC是有区别的,首先,它比VPC体积小,运行时占用资源少,但同时功能也少,主要用于在CISCO网络实验中代替用WM或VPC模拟的主机,配合dynamips或GNS使用。 VPCS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UDP模式(udp mode),,可以在WIN平台下使用,另外一种以太模式(ether mode),只能在Linux平台下
常用配置图文 list可以查看到所有设备的端口信息 telnet 127.0.0.1 2002 D:\progra~1\GNS3\SecureCRT\SecureCRT.EXE /script D:\progra~1\GNS3\SecureCRT\Scripts\MYSecurecrt.vbs /arg %d /T /telnet %h %p M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stick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n
子网间隔的推理 { 用256减子网掩码 中非255的数 就得到一个子网间隔 例:192.168.1.37 255.255.255.248 256-248=8 子网之间的间隔为8 0 8 16 24 32 可用主机数是 33-38 ( 32 是网络号 39 是广播地址) 所以192.168.1.37的子网号为192.168.1.32 40 48 .... } 总结:网络
前置知识1.DHCP协议DHCP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缩写。在常见的小型网络中,IP地址的分配一般都采用静态方式,但在大中型网络中,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一个静态IP地址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在大中型网络中使用DHCP服务是很有效率的。使用DHCP服务,网络管理员可以验证IP地址和其它配置参数,而不用去检查每个主机;DH
如果只告诉每个子网需要多少台主机; 如每个子网需要5台主机,192.168.1.0 那么实际每个子网必须划分8台主机借3位, 借了3位也就是在原有的8-3还剩下5位做子网计算。 可变长子网掩码实际上是相对于标准的类的子网掩码来说的。 首先,先说说子网掩码的作用。子网掩码是用来配合IP地址,计算出IP地址所在的网段的
题目是这样的:有7栋教工宿舍 第1栋42台电脑, 第二栋7台电脑, 第三栋56台电脑, 第四栋56台电脑, 第五栋66台电脑, 第六栋44台电脑, 第七栋132台电脑。 有一个IP地址:211.67.60.0/22.要求每栋楼一个网段,还要够用,又不浪费! 不浪费IP那么只能以最大的IP数来算了,就不管能划分多少个子网了。 一个子网内主机IP的数量越少越好。
收敛最多只需2秒!
模式
PortFast 加快终端主机连接入stp网络的收敛. 只适用于,在交换机与主机(电脑)相连的端口, 不应该在交换机与交换机,路由器,hub互连的网络设备的端口使用. 把一个port设置了portfast,就是让那个port不再使用STP的算法。 在STP中,port有5个状态:disable、blocking、listening、learning、forwarding。 只有forwar
配置上行速链路,当接入层或汇聚层的交换机主用的上行链路断开的时候,被阻塞的端口迅速转换到转发的状态,不需要经历侦听和学习状态。配置速端口则是时连接终端的端口迅速进入到转发状态。。 要是配置了PVRST就不需要在配置此2项了
当谈到配置一台新的CISCO路由器,多数配置依赖于路由器的类型以及它将服务的用途。然而,每位管理员都有其自己的“正确”配置每台路由器的命令列表。笔者将和你分享他自己配置路由器的十条命令列表。 当谈到配置一台新的Cisco路由器,多数配置依赖于路由器的类型以及它将服务的用途。然而,有一些东西是你在每台新的Cisco路由器上都应该配置的。 有哪个命令
以太通道(Etherchannel) 1,作用: 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为一个逻辑链路来增加中继速度.并可提供负载均衡及冗余. 2,聚合协议: PAGP:端口聚合协议,CISCO私有,每组最多支持8条链路汇聚. 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IEEE802.3ad定义,每组最多支持16条链路汇聚(但只有8条工作,其余备份) 3,以太通道的配置原则: 略 4,以太通道负载均衡的方式: 基
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数据链路层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