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女中学生围在一起,中间堵着一个梳着长尾的女孩,一个个巴掌扇了过去,刺耳的响声混杂着恶毒的辱骂;一个男学生正拳打脚踢教训站在他对面的男孩,旁边几个男生若无其事的欣赏,其中一个赤裸着上身,走了过去,像在指点他如何出腿,然后亲身示范,猛背过身,借着旋转的力量,飞起一脚,用李小龙一样的姿势恨恨踢在对面男孩的身上……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正发生在我们身边,正发生在记载着我们美好青春的校园!友爱被邪恶侵吞,鲜花沾染上了血!

  “青少年犯罪已占到总犯罪率的一半!”多么让人震惊的数字,好像天都变得黑暗。这就是中国的未来?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气愤!痛苦!寒心!为所有死了的和活着的中国人!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竟到了这种令人发指的程度?好勇斗狠到了用“恨毒”一类字眼去定义他们的地步?父母、老师、媒介、社会、教育体制以及孩子自己,每个人身上都背着罪责,一个也跑不了。
 
  常听到这样的话,当一个少年犯讲述自己犯罪史的时候,总先从父母家庭讲起,家庭如何不幸,父母如何吵架,自己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如何受到同伴的欺辱,如何遭到老师的奚落,如何被父母训斥甚至毒打。自己成了足以被人同情的可怜虫,在头上×××的残酷高压和折磨下,一不留神儿的犯罪就变得那么理所应当,顺理成章。一边亲手弑母,一边可怜巴巴的讲述母亲在人前说话时如何不给自己留面子,沾满了母亲的血还要在镜头前哭诉“我也是要面子的。”死了的人不能再说话,活着的人把话说尽,使我们在为死人惋惜的同时,被教唆的在她身上增添了几分死的理由,孰不知,这算什么死的理由,她本不该死!

  不知为什么,但凡走进监狱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如何,智商都突飞猛进,尤其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前因后果、内因外因,分析的头头是道,把惨无人道的犯罪行为分析的如“1+1=2”般合情合理。我看不清楚,这是痛心疾首的自我剖析还是轻描淡写的推卸责任,或者干脆就是一枚×××。

  我并不否认,家庭、社会等因素确实给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但当这种影响在孩子们的嘴里被反复咀嚼的时候,却向我们暗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错在哪?”当孩子把自己犯错的原因都归罪于家庭、社会、学校的时候,当我们“敬业”的传媒机构进一步揭露和放大这一现象的时候,管制、教育就变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怎能去支持他们片面的判断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让他们正视自己的过错或者罪恶,我们要让他们首先反思自己。告诉那个哭诉自己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少年犯,不是所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少年犯!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