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介绍​​
  • ​​2. 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分析​​
  • ​​3. 讨论​​
  • ​​3.1 均匀年龄和非均匀年龄造林对比​​
  • ​​3.2 森林管理见解​​
  • ​​3.3 未来研究​​
  • ​​4. 个人总结​​

1. 介绍

文章介绍了森林经营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解释了均匀年龄造林和非均匀年龄造林的区别。均匀年龄造林有利于以多数为同一年龄的树木为主导的林分再生。非均匀年龄造林是支持至少三个年龄段的树种再生。两种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实现方式不同。均匀年龄管理意味着进行明确的切割时间或最终切割,从而到另一个再生阶段。不均匀的造林管理意味着不断的局部砍伐,使林分连续地再生,并留下一些永久的森林覆盖。两种方法在一个类别中每单位表面的木材采伐量不同,对于相同的木材采伐量,两种系统在森林中留下的足迹也不同。

2. 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分析

主要体现再以下几点:

  1. 与非均匀年龄造林相比,对均匀年龄的造林后各个林分发育阶段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两种系统之间的差异具体取决于比较所针对的均匀年龄造林的发育阶段。
  2. 对土壤功能而言,非均匀年龄造林对均匀年龄造林更可取。
  3. 均匀年龄造林和非均匀年龄造林的中昆虫群落的种类有很大差异。
  4. 总体而言,非均匀年龄的造林能力比均匀年龄的造林的指标更优。

3. 讨论

与非均匀年龄造林相比,均匀年龄造林在林分规模上能促进了树木、植物的多样性,并且有利于耐荫树木的生长。但另一方面,均匀年龄造林会减少了菌根真菌,地衣和苔藓植物的数量并影响了土壤的完整性和地表水径流。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均匀造林还是非均匀造林,都对某一些某些物种产生了负面影响。当研究重点放在均匀和非均匀年龄的比较上时,也应该关注土壤和人类的干扰。

3.1 均匀年龄和非均匀年龄造林对比

在比较均匀年龄和非均匀的造林时,最大的挑战是考虑空间和时间规模。要获得相同体积的木材,不均匀老化造林的面积要比均匀老化造林的面积大得多(假设两种系统的生产力相似,则为3-5倍)。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的长时间的研究均匀年龄造林和非均匀年龄造林的采伐效果。

3.2 森林管理见解

建议同时使用均匀年龄和年龄不均的造林方式,建议将不同的空间布局与影响物种和生态过程的其他因素充分综合考虑。

3.3 未来研究

应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的森林管理方式实行后,某些物种减少的原因。并尽可能减轻造林对其的影响。例如,比较冬季和夏季收获林木分别对土壤干扰的影响;不同的造林方式对土壤上的积雪情况等。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为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4. 个人总结

这篇论文综述了均匀造林和非均匀年龄造林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从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系统组成等方面分析了这两种造林技术的区别和差异。

  1. 均匀年龄造林比非均匀年龄造林对耐阴树种更友好,但是过度的使用均匀年龄造林技术影响了森林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非均匀造林可能出现因为轮作时间短,不足以补充后面的演替物种,那么就会造成物种流失,对土壤机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会导致造林效果和景观的变化。
  2. 从土壤方面来说非均匀造林比均匀造林更好。非均匀年龄造林目前应用的更普遍。目前没有长期的(50-70年)研究均匀年龄造林和非均匀年龄造林的伐木效果。
  3. 无论是均匀年龄造林还是非均匀年龄造林对某些物种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应该更多的研究如何减轻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