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软件包包含 Linux 内核。
安装内核
解压软件包:
cd /sources
tar -xf linux-5.13.12.tar.xz
cd linux-5.13.12
构建内核需要三步 —— 配置、编译、安装。
运行以下命令,准备编译内核:
make mrproper
该命令确保内核源代码树绝对干净,内核开发组建议在每次编译内核前运行该命令。尽管内核源代码树在解压后应该是干净的,但这并不完全可靠。
有多种配置内核选项的方法。例如,通常我们通过目录驱动的界面完成这一工作:
make menuconfig
一个较好的初始内核配置可以通过运行 make defconfig 获得。它会考虑您的当前系统体系结构,将基本内核配置设定到较好的状态。
一定要按照以下列表启用/禁用/设定其中列出的内核特性,否则系统可能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引导:
General setup -->
[ ] Auditing Support [CONFIG_AUDIT]
[*] Control Group support [CONFIG_CGROUPS]
[ ] Enable deprecated sysfs features to support old userspace tools [CONFIG_SYSFS_DEPRECATED]
[*] Configure standard kernel features (expert users) [CONFIG_EXPERT] --->
[*] open by fhandle syscalls [CONFIG_FHANDLE]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
[*] Enable seccomp to safely compute untrusted bytecode [CONFIG_SECCOMP]
Firmware Drivers --->
[*] Export DMI identification via sysfs to userspace [CONFIG_DMIID]
Networking support --->
Networking options --->
<*> The IPv6 protocol [CONFIG_IPV6]
Device Drivers --->
Generic Driver Options --->
[ ] Support for uevent helper [CONFIG_UEVENT_HELPER]
[*] Maintain a devtmpfs filesystem to mount at /dev [CONFIG_DEVTMPFS]
Firmware Loader --->
[ ] Enable the firmware sysfs fallback mechanism [CONFIG_FW_LOADER_USER_HELPER]
File systems --->
[*] Inotify support for userspace [CONFIG_INOTIFY_USER]
Pseudo filesystems --->
[*] Tmpfs POSIX Access Control Lists [CONFIG_TMPFS_POSIX_ACL]
编译内核映像和模块:
make
如果要使用内核模块,可能需要在 /etc/modprobe.d 中写入模块配置。
如果内核配置使用了模块,安装它们:
make modules_install
在内核编译完成后,需要进行额外步骤完成安装,一些文件需要拷贝到 /boot 目录中。
指向内核映像的路径可能随机器平台的不同而变化。下面使用的文件名可以依照您的需要改变,但文件名的开头应该保持为 vmlinuz,以保证和下一节描述的引导过程自动设定相兼容。下面的命令是机器是 x86_64 体系结构:
cp -iv arch/x86_64/boot/bzImage /boot/vmlinuz-5.13.12-lfs-11.0-systemd
System.map 是内核符号文件,它将内核 API 的每个函数入口点和运行时数据结构映射到它们的地址。它被用于调查分析内核可能出现的问题。执行以下命令安装该文件:
cp -iv System.map /boot/System.map-5.13.12
内核配置文件 .config 由上述的 make menuconfig 步骤生成,包含编译好的内核的所有配置选项。最好能将它保留下来以供日后参考:
cp -iv .config /boot/config-5.13.12
安装 Linux 内核文档:
install -d /usr/share/doc/linux-5.13.12
cp -r Documentation/* /usr/share/doc/linux-5.13.12
需要注意的是,在内核源代码目录中可能有不属于 root 的文件。在以 root 身份解压源代码包时 (就像我们在 chroot 环境中所做的那样),这些文件会获得它们之前在软件包创建者的计算机上的用户和组 ID。这一般不会造成问题,因为在安装后通常会删除源代码目录树。然而,Linux 源代码目录树一般会被保留较长时间,这样创建者当时使用的用户 ID 就可能被分配给本机的某个用户,导致该用户拥有内核源代码的写权限。
配置 Linux 内核模块加载顺序
多数情况下 Linux 内核模块可以自动加载,但有时需要指定加载顺序。负责加载内核模块的程序 modprobe 和 insmod 从 /etc/modprobe.d 下的配置文件中读取加载顺序,例如,如果 USB 驱动程序 (ehci_hcd、ohci_hcd 和 uhci_hcd) 被构建为模块,则必须按照先加载 echi_hcd,再加载 ohci_hcd 和 uhci_hcd 的正确顺序,才能避免引导时出现警告信息。
为此,执行以下命令创建文件 /etc/modprobe.d/usb.conf:
install -v -m755 -d /etc/modprobe.d
cat > /etc/modprobe.d/usb.conf << "EOF"
# Begin /etc/modprobe.d/usb.conf
install ohci_hcd /sbin/modprobe ehci_hcd ; /sbin/modprobe -i ohci_hcd ; true
install uhci_hcd /sbin/modprobe ehci_hcd ; /sbin/modprobe -i uhci_hcd ; true
# End /etc/modprobe.d/usb.conf
EOF
公众号:Lucifer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