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讲这样一节课,但不知道是否允许泄露公司项目信息,认真听了这个,很真实的描述了项目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大家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ODc1MDAw.html
由于之前的工作经历和曾经作为测试owner的成绩,4月份被推选成为一个应用业务的PM,本次版本上线前,团队指定了我的分享主题《小团队PM之旅》。简单构思了一下,准备从几个方面阐述经验和教训,去除敏感信息后,将我的感受也记录到博客中,希望有助于其他人。
本期测试我将自己对前置测试的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在项目交付后期相对轻松,避免了因时间紧产生的压迫感而引发的更多风险,现将我的体会记录在此。 一. 确立共同的目标在项目立项时,与PD,PM,项目成员,抛开组织角色确立共同的目标,让所有人都项目成功 二. 前置投入1. 需求分析: 对需求的完整性,可测性,模糊区域进行业务分析;对系统级服务器内容重点关注。根据业务场景了解服务器间调用机制以及数据读取规则
最近几期上层一直在推一个测试理念-前置测试模型,由于当时时间很忙并且刚刚入职,只是跟着团队的大方向找着感觉,这几天看了一篇介绍前置测试模型的资料,结合当前的工作感悟,想在此记录一些自己对其的肤浅认识。 首先我将引用文章介绍作为第一篇章-概念篇,本文摘自《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进入新单位很快3个月了,熟悉了新的流程后,总结一下需求转化的感受:最先得到的需求参考有:产品说明书,交互和视觉稿,这个和其他公司基本一致,差别无非就是文档格式和语言表达。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 1. 三者对照一起通览几遍。我的习惯是打印出来,以便记录疑问,第二遍看的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答上一遍的疑问 2. 几遍均看完后,整理Q&Alist,我的建议
From:http://www.51testing.com/html/23/n-837623.html 一、介绍 这是一篇英文的文献,昨天把他翻译出来了。觉得还是比较有用,所以决定在这里把它贴出来。原文在: http://www.stickyminds.com/sitewide.asp?ObjectId=10094&Function=DETAILBROWSE&ObjectT
From: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regtest/ 回归测试对保证软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有效的回归测试,必须解决回归测试中的两个主要问题:(1)测试用例的优化选择;(2)覆盖率分析。前者决定了回归测试的效率,好的测试用例的选择可以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准确地覆盖新版本中尽可能多的改动。后者是度量测试的重要指标,通过达到良好的测
本PPT从百度文库中下载,学习一下淘宝QA的思想。
针对手机上的游戏软件的功能测试主要考虑: 针对手机上的游戏软件的性能测试主要考虑: 针对易用性要考虑以下范畴: 稳定性: 非技术性: 同行评审的常见类型:
背景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tdd/ 一个高效的软件开发过程对软件开发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开发是痛苦的挣扎,还是不断进步的喜悦。国人对软件蓝领的不屑,对繁琐 冗长的传统开发过程的不耐,使大多数开发人员无所适从。最近兴起的一些软件开发过程相关的技术,提供一些比较高效、实用的软件过程开发方法。其中比较基
转自:http://news.cnblogs.com/n/135788/ How Google Tests Software – Part Three How Google Tests Software &nda
转自:http://news.cnblogs.com/n/135787/ 【续】 吴军的《浪潮之巅》中有这么一章,他在里面历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伟大的科技公司,无一例外,这些公司背后的驱动力都是技术,而技术的根本就 是人。无论是基因科技还是蓝色巨人,里面都有一批做技术的人,可能是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
本文是针对之前博文《要考虑》中问题2的答案整理,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和自己的理解,欢迎指正: 1. 分辨率: 由于当下手机款式繁杂,分辨率多样化,在测试时候会出现功能界面位置不正确,点击作用区重叠或溢出的情况 2. 版本更新方式: B/S架构的软件的版本更新只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操作即可,而手机App更新不论从途径还是从步骤、手机后台的操作均有着独特性。 3. 手机内存泄露: 在手
近期要测试团队开发的资产管理系统,由于状态、角色、工作流较多,同时系统可配置性强,对于测试团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为提高测试覆盖率要使用多重case设计方法,必须各方法间要重叠使用,经验如下,欢迎指正:
原文:http://www.51testing.com/html/38/n-111038.html 三轮测试的流程框架在公司已经运行了将近半年之久,从最近经历的项目有感而发,不知道算不算是个问题,还有待大家来评理一番,下面就先说说我的理解吧。 我们的三轮测试的指标是:第一轮是执行完所有的测试用例;第二轮是解决完所有P1P2级的bug,第三轮就是解决完所有的bug,并要确保项目在
原文:http://www.51testing.com/html/07/n-837307.html 要说测试, 首先要说测试的蓝本,也就是进行测试的依据——测试式样书,有的人也称其为case书,因为它是以case为单位的,一个测试点就是一个case。一个项 目测试结果的质量根本就在于测试式样书的好坏,如果case书里面详尽,你实施起来就可以走遍所有的情况,不管是正常还是异
原文:http://www.51testing.com/html/97/n-832897.html 在敏捷测试中也有测试活动乃至专职的测试人员,但其活动内容和目标是有显著差异的。 一般在传统开发团队中,产品经理(或销售)为范围或称之为需求负责,项目经理和开发组为进度负责,测试组为质量负责,部门经理为成本负责,结果就是当四者发生矛盾时,会有四个部门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而导致沟通不畅或或博
原文: http://www.51testing.com/html/96/n-836196.html 无论什么团队工作,氛围都会非常影响团队工作的效率,软件测试工作更不例外。软件测试项目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整个团队中对质量控制的理解,以及测试气氛的形成。一个合适的软件测试氛围帮组整个团队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不合适的软件测试氛
原文出自:http://www.51testing.com/html/31/n-835631.html 说到QA,通常指的是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工程师,但我更喜欢定义敏捷中的QA为质量分析师(Quality Analyst),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质量保证更偏向于工业说法,称参与软件测试的人员为质量分析师感觉更恰当; ● 质量保证
原文:http://www.51testing.com/html/76/n-831976.html 基于tag推荐是独立于基于宝贝推荐和基于用户推荐的一个推荐算法。它分为两部分:商品标签和用户标签,可以通过tag做商品之间的关联,也可以做用户和商品之间的关联。目前关联推荐在商品标签算法上已经做了两版优化,优化效果还不错。算法采用的是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宝贝的训
原文:http://www.51testing.com/html/41/n-832041.html 流程分析法主要针对测试场景类型属于流程测试场景的测试项下的测试子项进行设计,是从白盒测试设计方法中的路径覆盖分析法借鉴过来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在白盒测试中,路径就是指函数代码的某个分支组合,路径覆盖法需要构造足够的用例覆盖函
原文出处: http://www.51testing.com/html/43/n-832043.html 许多需求用状态机的方式来描述,状态机的测试主要关注在测试状态转移的正确性上面。对于一个有限状态机,通过测试验证其在给定的条件内是否能够产生需要的状态变化,有没有不可达的状态和非法的状态。可能不可能产生非法的状态转移等。对于被测系统,若我们可以抽象出它的
我在这里讨论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企业的测试,可能对传统企业的测试来说会有点不同,但是大体上是适用所有公司的测试情况的。 版本发布后大部分测试人员的意识里面都会认为该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放几天羊,做做其它和已发布版本没有相关的事情。其实版本发布后测试人员还有很多事情 需要去处理,需要去总结、归类、反思、分享。我这里主要探讨几个问题:版本发布后用户反馈如何;版本测试过程中碰到了那些问题;版本测试发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812be0100rs5n.html 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做过关于如何写测试用例的分享,说了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什么是测试用例,如何写测试用例,什么样的才叫好的用例,什么样的叫不好的用例,也说了写用例的纠结:前提条件和执行步骤的纠结;测试用例标题的纠结;预期结果的验证的纠结等等。 个人觉得讲得很详细了,觉
欢迎各位提出指导意见
近期帮公司培训部设计测试方向教学案例,原型为我们部门开发的某问卷系统,详情如下: 《**问卷系统》 计划授课小时总数为85小时,预计实际授课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建议增加5小时,请将此因素考虑到案例使用时。 授课顺序
网站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常用的测试方法如下: 1、页面链接检查: 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工具,如LinkBotPro、File-AIDCS、HTML Link Validater、Xenu等工具。LinkBotPro不支持中文,中文字符显示为乱码;HTML Link Validat
测试这行的客观规律总的来说是:入门容易,提升难。 有些人干测试8-9年了,其针对同一个产品的测试思路和方法,与干测试只有2-3年的人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于是行业中有了一种误区,认为测试技术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对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及脚本开发,自动化测试开发,测试工具开发领域。仅个人愚见:测试工具开发和自动化测试开发 主要还是开发技术而不是测试技术,从没有做过测试分析,测试设计的开发人员也能胜任。如果仅
根据经验,总结常见的功能点的测试思路:1. 新增 或 创建(Add or Create).1 操作后的页面指向.2 操作后所有绑定此数据源的控件数据更新,常见的排列顺序为栈Stack类型,后进先出.3 取消操作是否成功2.编辑 或 更新 (Edit or Update).1 操作后的页面指向.2 操作后所有绑定此数据源的控件数据更新.3 取消操作是否成功.4 编辑界面是否读取出正确、全部的数据源.
此博文属各人总结经验,由于项目信息保密,现以ADF操作手册为例进行整理,欢迎各位指正并丰富: 1. 尽量使用界面的上操作按钮的原图来明示操作动作。如: 2.尽可能每个步骤都配有截图,并且图片有标题和序号,且序号和步骤序号相同 3.所有术语,动词,用法统一 4. Note的使用:a.表单的填写规范 b. 补充说明特例情况 c.前提操作条件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