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在微博通知上收到了微刊的邀请,就进去玩了玩。下面写一点感想。
做内容类产品的人,想的最多的事情无非是:
1、如何发现好内容
2、如何对好内容进行组织、分类
3、如何将好内容(组织过的或没组织过的)推荐到可能对它感兴趣的人眼前
这三项工作,其实也是自从有媒体行业以来,所有的编辑都在思考的问题,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如何创造好内容”这方面。尤其到了Web 2.0的信息共享时代,群众智慧得以浮出水面,“如何创造好的内容”这项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由群众智慧接管,而剩下的三个问题,也逐渐从全职编辑的身上往群众智慧,以及人工智能的身上转移。
对于问题1:如何发现好内容,在2005年前后出现的Delicious、Digg,之后的Reddit、Hacker News等产品,作为群众智慧实现内容发现的社区、工具,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发展。而在2008年左右开始在北美IT界流行的Techmeme,则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代表。
通过群众智慧发现好内容的尝试,从2005年到现在,在中文界都还没有十分理想的实现。这个一方面是由于中文界的优质内容本来就偏少,另一方面也与国人对阅读的需求有关。优质内容少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在中文界的内容产业链中,“专职作者”这一层面的人群存活过于艰难;而阅读需求方面,大部分国人工作繁忙压力大,上班期间往往只有每天读1、2篇文章的时间,下班之后又只想放松自己,所以不怎么想阅读那些内容较为深入的文章。但是,以上的情况也并非一成不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至少在中文界),我们并不缺少群众智慧。这几个月笔者一直订阅了知乎的每周问答精选,中文界的群众智慧在其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而人工智能方面,笔者目前在中文界也能够看到一些方向,虽然和Techmeme走的是不一样的路线。目前已经在这方面有动作的有无觅网。无觅网本身通过做社会化推荐起步,手上有很多客户网站各个内容页的点击信息,所以它知道今天哪些内容是热门的。当然,热门的内容未必是优质的内容(或者说,往往不是。事实上无觅推荐的很多文章我并不喜欢);我今天花3分钟看了一篇文章,和李开复或小马哥花3分钟看了一篇文章,这其中的权重肯定是不同的。善于阅读的人往往对文章的优劣有更深入、准确的见解,因为他们没时间可以浪费在阅读垃圾内容上。所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发现好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身份的辨认。就这点而言,个人认为短链接服务(如英文界一开始的bit.ly,google的goo.gl,新浪的t.cn等),以及社会化评论服务(如多说、友言),或者浏览器(如Chrome、360、海豚),将成为通过人工智能实现问题1的关键。
而问题2、3,其实和问题1是不可分割的。建筑行业的好内容对于美容师而言可以说没什么意义,所以“好内容”的定义本身,其实就已经包含了分类和展现对象的部分。
新浪的微刊,正是通过群众智慧解决问题2的产品。之前的Pinterest和国内模仿者花瓣,豆瓣的书单,土豆的豆单,包括51CTO社区的下载专题和博客专题,都是在这个方向进行的尝试。
新浪微刊
微刊的核心元素是“刊”。最小内容单位是文章,但文章本身的元素只有标题、内容和所属微刊,并无分类的定义。具体这是科技、美食还是财经相关的内容,其分类的动作在“刊”这一层级进行。
摘录到微刊
摘录内容到微刊
通过初步的体验,感觉微刊这个名称,取自期刊杂志的“有持续更新的内容流”这一意思,但实际的组织方式并非是刊物,而更加类似于用户自定义的RSS内容源;展示方面,则走瀑布流的形态,适合短内容、有图片的内容、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而事实上,微刊作为微博下的子产品,其本身的内容来源也大多是此类形态,匹配度还是相当高的。目标读者方面,目测比较适合喜欢美图、视频、抒情散文的文艺小清新们(比如《散文与诗》这样的),而笔者关注的IT类内容,大多数没图,有图的也不美(互联网大佬们的近照有几个好看的?),除了信息图集合类的微刊以外,看起来多半不怎么养眼……
微刊下一个自然的举动,应该是让微博用户可以直接推送内容到微刊,如 @微刊 直接收藏到自己指定的微刊当中。不管怎样,都是个有意思的尝试。
至于对问题3的解答,传统而言是通过让用户自己订阅来解决的。无论是上个世纪就开始在英文界流行的邮件列表,还是RSS的订阅体系,还是微博的关注体系,都是一种“用户自己挑选内容源”的思路,跟订报纸一样,合情合理。但是这样的模式有两个最大的问题:1、用户未必找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内容源;2、内容源的内容输出没经过筛选,比如博客,专业内容和遛狗逛街的内容往往掺杂在一起。所以对于问题3的解答,还需要有人工智能或编辑智能的干预。人工智能的代表当属Google新闻的关键字邮件订阅系统,编辑智能的代表就是各个网站发送的EDM周刊。这个方向目前笔者尚未看到有什么创新性的产品出来,应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阅读,是个永不过时的需求,变化的只是内容方向、表现形式和消费的背景环境。有关阅读的创新,会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