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放假,没事,就坐在办公室的桌前,读以前写的旧作。我感到前几年写的东西,有点消极,拿出往发表,好像不合适,但思想的深度还是有的,文字也挺精美,现在再读一遍,仍有点意思。
  这些旧作是打印稿。几年前刚学会五笔打字,于是没事的时候,就坐在电教楼的机房里把以前在笔记本上写的文稿打出来,全当是练习打字,没想到集腋成裘,竟打出了一百多篇文章。后来到电教楼上课,那里正好有一台打印机,,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一页一页地把它们打印出来,作出底稿存着。有一年暑假回老家我把自己打印的文稿带回老家,放在自家的老屋里,返城的时候忘了带回来,
  过了几年我几乎忘了这件事。没成想仔细的二哥不知在什么处所发明了它,便把它们一页一页装订起来,成了一本“书”(自制的)。书的封皮是牛黄纸装订的,封面还贴了一张不知从哪本杂志上剪下来的摄影画。画有点儿旧,,看上也不美,不过因它封面不再单调。在画的下方是二哥亲手写的书名――《相识只因缘》。这书名是我文稿中一篇短文的标题。字是墨汁写的,在墨汁的下面模糊可以看到钢笔划过的浅蓝,。字体是自创体,从美学角度看,虽不能与书法大家相比,却别具作风。翻开书稿,扉页上写着云中子、丁文胜著。云中子是二哥的笔名。二哥本名叫丁礼柱,是父母按故乡的辈份起的,可能是二哥感到这个名字不好听,或不够时尚,后来写诗、写消息报道的时候,重新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丁戬。再后来写诗评时,可能认为这个名字也缺乏诗意,就用了云中子这样的笔名。而我的名字也是由父母起的,一开端我叫丁礼胜,父亲发明本村的一个侄儿也叫这个名字,于是把中间礼字辈中“礼”改成了“文”,于是我的名字就成了丁文胜,父亲的本意是来纪念“文化大革命”成功的,具有历史意义,没成想“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被彻底否认了,而名字中的“文”,却使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上学,我一直用这个名字,写文章也用这个名字,没想到过要起个笔名,实在说“没想到过”也不确实,在上大学时由于文学作品看得多,见那些文学大家大多用笔名,比如鲁迅、茅盾、老舍、冰心等人。也曾私下拟了二个笔名,一个叫平民丁,一个叫苦根,惋惜没写出好作品,这二个笔名也就旷废不用了。再长大一点,,好奇心没有了,感到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用不用笔名都无所谓,只要能写出好作品,没有雅致的名字也没什么,于是后来发表文章,署名用的还是现在的名字。
  二哥不但把我写的东西,装订成册,还有意识地把我的文章分成几辑,,并用我短文的标题灌以篇名,,第一辑叫相约只为永远,第二辑叫草木总关情,第三辑叫花开花落几度春,第四辑叫圆滑的微笑,第五辑叫缄默的思想。由于我的文章是以日记的方法写的,,文学情势多为随笔散文,想正确地分成几类,显然有点艰苦。不过二哥还是以他的取舍尺度把我的文章分成几类,并冠以辑名,可见他的良苦居心和对文学的执着痴迷。
  由于这些作品都是早期作品,大多是在单身的时候写的,故思想上有点消极,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比拟欠妥,不过我还是爱好这类作品,由于它们真实地记载了我的所思所想,且文字精美,绕有余味。即使不够发表水准,也值得保留,算对得起那些孤单孤寂的日子。
  二哥是有心人,也是一个文学痴迷者。说他痴,是因他都四十多岁了,还做着文学的春梦,盼望有一天能以文名世;说他迷,是因他在混浊的社会中看不到文学的腐化与人类高尚精力的损失,仍执着于文字的创作。说他有心,是因假设没有他把我的小文收集成册,编成这本自制的小书,我就无法在安静的办公室再读这些小文了。
  在这本书中二哥有几篇文章,它们分辨是《哑忍你的难过》、《三月的景致线》、《深秋暮色》、《酒文化研讨初探》,前三篇与本书的作风一致,后一篇好像与本书作风相背,,可以回为学术论文一类。另外还有几篇发表过的消息报道,穿插其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像美丽衣服上打了几个补丁。好在这本小书没有正式出版,,二哥既然想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书中,就放进往吧。反正也没什么人看它,与我和二哥,不过是过于痴迷文学,做一个文学的春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