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的用途
用电器做例子,笔记本电脑的插头一般都是三相的,即除了阳极、阴极外,还有一个地极。而有些地方的电源插座却只有两极,没有地极。电源插座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插头不匹配使得笔记本电脑无法使用。这时候一个三相到两相的转换器(适配器)就能解决此问题,而这正像是本模式所做的事情。
适配器模式的结构
适配器模式有类的适配器模式和对象的适配器模式两种不同的形式。
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 目标(Target)角色:这就是所期待得到的接口。注意:由于这里讨论的是类适配器模式,因此目标不可以是类。
● 源(Adapee)角色:现在需要适配的接口。
● 适配器(Adaper)角色:适配器类是本模式的核心。适配器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显然,这一角色不可以是接口,而必须是具体类。
1.类适配模式
在地球时代,所有坐骑都是只能跑,不能飞的,而现在很多坐骑在地球都可以飞了。假设,地球时代的坐骑只能跑,而现在的坐骑不仅能飞还能跑,我们可以用类适配模式来实现,要点是,适配器继承源类,实现目标接口:
/**
* DOC 源
*
*/
public class Sources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
}
}
/**
* DOC 目标接口
*
*/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public void run();
public void fly();
}
/**
* DOC 继承源类,实现目标接口,从而实现类到接口的适配
*
*/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Sources implements I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fly");
}
}
2.对象适配模式
假设一个适配器要适配多个对象,可以将这些对象引入到适配器里,然后通过调用这些对象的方法即可:
/**
*
* DOC 源对象,只有跑的功能
*
*/
public class Animal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
}
}
/**
* DOC 目标接口,既能跑,又能飞
*
*/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public void run();
public void fly();
}
/**
* DOC 通过构造函数引入了源对象,并实现了目标的方法
*
*/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ITarget {
private Animal animal;
// private animal animal2....可以适配多个对象
public Adapter(Animal animal) {
this.animal = animal;
}
/**
* DOC 拓展接口要求的新方法
*/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fly");
}
/**
* DOC 使用源对象的方法
*/
public void run() {
this.animal.run();
}
}
这里有个例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适配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