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1、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前提是文字作为思考的线索
2、遇到困难的时候,把困难的问题化作一个个小问题或者更加简单的问题
3、探寻真理路上的艰难险阻与方法特征
4、难题对谁都是难的
5、解决难题需要的努力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如何更好地书写】
pengba在《暗时间》里面说,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的确是这样子的,人大脑的缓存有限,必须借助这些外存来保留暂时不能存留在大脑里面的条目。而我们人类思考的时候是以线索来记忆、推理的,故而并不是说记下来就可以了,而且这种方法必须是以“书写内容”为线索的,即看到这个文字的时候能够即刻记起来这条的前驱,从而根据这个脉络推出后继。这样子的话,我们书写就有很多讲究了,书写也分很多种,最传统的就是手写scratch,再者就是电脑录入,比如写作博文。当我们再养成记录的习惯中,可能会碰到羁于形式的问题,即很多时候一种记录方法并不是特别方便,比如有想法的时候手里不能随身带着电脑或者其他大的笔记本。而且不能随便乱画,造成了很多的制约,以至于对这种输入方式感到厌烦。我常常带着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想到的时候就用思维导图绘下来,想到什么就画上去,这就做到了线索作用。虽然看起来很乱,但是这是一个充满个人思考个性的线索,你一看就能够清楚明了整个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虽然别人未必能看懂,因为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但是这没关系,过一段时间来重新润色一遍,将新的东西添加到里面,不仅画面变美了,而且大脑非常喜欢这样思考。
然而,我们生活中需要更多地和其他人交流,而不是只是一个人想。因为一个人的思考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或者说缺陷,所以我们需要整理成大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博客的方式是固定的,列一个提纲会更好,让人一眼就能知道这篇博文是否对我有意义,很遗憾也很高兴我开始从今天开始这样做。博客时代里面需要用到的就是利用wiki来写博客,通过学习简单的标记语言,编排好整个文章,可以在文章里面编辑html代码而埋下链接或者指定显示样式,非常方便,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他们是链接来链接去的,非常符合我们人类的线索思考方式。
但是这样还是不能保证这些文字就是你思维的线索,最重要的还是思考的主动参与,如果大脑只是消极地接受,那么再好的思维导图或者博文都和繁杂的课文一样惹人生厌恶。只有主动去思考了,碰到了这个线索,莫名就会有一种非常的激动。从而也就顺其自然地思考下去,而且信心也增强了。
【遇到困难,过不去】
在大家智力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困难的问题对谁来说都是困难的,一个图的难题对谁来说都是需要通过思考和处理来求解的,这个解决的过程就是problem solving。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样难的问题,在有些人手里似乎一下子变简单了就解开了,而有些人则要琢磨很久。其实不是的,难题对谁来说都是难的,只不过我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水平上面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异可能是当前知识储备、熟练程度、思维方法等造成的,但是是可以修炼的。技巧的东西是可以修炼的,problem solving也是一样的,举个例子,之前我在做project euler里面的一道题目,从9宫格左上方到右下方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我左思右想但是得到的答案都不理想。最后我去请教一个牛人,他告诉我这个东西我们高考前学排列组合就做过,给你一个公式 (一个组合的公式,这里写不出来,也是电脑输入的局限之一),果然一语点醒梦中人,结果换了一种思考方式我就能够理解原来是从N种路径中选择长度为k的一条路径,到底有多少种选法的问题。嘿,为什么他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就能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许多,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基础知识没有他那么扎实,更加是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解了这么多年的题目,还没有学会怎样去解一个题目,不过也难怪,整天学数学解题就是按套路,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解一道题。然后我就看到pengba说的一本书《how to solve it》,非常地具有启发性,例子十分地巧妙,比如毕达哥拉斯的定理证明过程,通过一般化generalize和特殊化,一下子就启发了学生解决问题。所以说,这是problem solving的技能问题,也是思考的技能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思考,以勤劳的思考积累解题的各种技巧。当然,这其中好像有关于真理的一般特征的问题。
【真理的简单与美,知识的架构】
真理是简单的,但是不要过于简单。这可能就是至繁至简,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后面,可能隐藏着更为深刻的一些道理。哲学课上有讲过这些道理,我们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老师也鼓励我们多问,不要怕,因为真理总是在追问中被找到的。很多谬误很可能就是我们不假思考,不假追问酿成的,比如证明的时候用“很显然”等字眼,或者解题的时候无缘无故引入一些错误,比如偷换概念、或者添加前提假设等错误。逻辑的证明、理性的思考要求我们追求客观公正的真理,这让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我们的头脑是这么的不可靠。刘未鹏说这是硬编码,很多生理上的如灯光从上照下是硬编码,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架构这个知识结构的时候(当然也是架设我们大脑结构)出了问题,比如基础的不扎实就很容易引起偷换概念的错误,表面上看是“粗心”,其实是不够扎实,结构没有架构好。故我们接受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总好过错了之后再重新架构一遍得好。我们需要严谨,尤其是对概念、定理和证明过程,真理是有一定的相对性的,有其适用的范围,一点点的不同都会变成谬误。我个人曾经就是一个很“粗心”的孩子,现在正在用更多的为什么和思考来重新架构我的大脑体系,以防搭错线。像刘未鹏说的那样,我们要用理性的思考来弥补这些不足。只有多思考,才越靠近真理。
你是否有时会发现,真理这东西是那么地统一,如此地简单又美丽。看到一个美妙的公式,你都会感叹这个宇宙规律的抽象都是那么美,怪不得这个世界精彩而美丽。真理的简单,是因为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了,人们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寻更加深层的规律,也许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复杂,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非常地简单而美。同时探寻真理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同样也是美而统一的,如果你探寻的时候出现非常地纠结的问题,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联想因素,引领你通向真理。如果找到了,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地顺其自然。可以说我们把真理看得很复杂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探寻真理的不二法门,而是各种各样的让人纠结。正因为探寻真理的道路困难,吓得我们不敢去探寻真理。但是,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思考会帮助我们最终找到真理之路。多多用思考来检验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才能形成problem solving的技巧,直到最后你的思维过程不用检验都是正确的,那么这是一种技能了,靠直觉你就能够正确解决问题了。
大脑中知识的架构,是多么地重要呢!和思考一样那么重要。真理这么简单,但是却又不简单,需要苦苦地架构,然后依据正确的架构求索。
【将各种难的问题化为容易问题的技巧】
《how to solve it 》里面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教育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而这思考也是有技能的,刘未鹏总结的很好。比如特殊化,一般化,抽象,换个角度,联想等等。这些都是可贵的思维品质,但是有几样是更加根本的,抽象、联想等等就是其他其他技巧的祖父,正是抽象出一般本质才能将情形推而广之。正是联想,才有反向解题,执果索因。这些技能的习得,思想的筑构,都需要大量的思考和练习,推荐参考《暗时间》.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追求真理的办法,缺的是苦苦思索、认真、勤奋的人。
 
你也许会喜欢,请google之:
刘未鹏《暗时间》之《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G-polya 《how to solve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