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关系到了整个工程的编译规则。一个工程中的源文件不计数,其按类型、
功能、模块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于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因为makefile就像一个Shell脚本一样,其中也可以执行操作系统的命令。
makefile带来的好处就是——“自动化编译”,一旦写好,只需要一个make命令,整
个工程完全自动编译,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make是一个命令工具,是一个解释makefile 中指令的命令工具。
编译原理
一般来说,无论是C、C++、还是pas,首先要把源文件编译成中间代码文件,在Windows下也就是 .obj 文件,UNIX下是 .o 文件,即 Object File,这个动作叫做编译(compile)。然后再把大量的Object File合成执行文件,这个动作叫作链接(link)。
编译时,编译器需要的是语法的正确,函数与变量的声明的正确。对于后者,通常是你需要告诉编译器头文件的所在位置,只要所有的语法正确,编译器就可以编译出中间目标文件。一般来说,每个源文件都应该对应于一个中间目标文件(O文件或是OBJ文件)。
链接时,主要是链接函数和全局变量,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这些中间目标文件(O文件或是OBJ文件)来链接我们的应用程序。链接器并不管函数所在的源文件,只管函数的中间目标文件(Object File),在大多数时候,由于源文件太多,编译生成的中间目标文件太多,而在链接时需要明显地指出中间目标文件名,这对于编译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给中间目标文件打个包,在Windows 下这种包叫“库文件”(LibraryFile),也就是 .lib 文件,在UNIX下,是Archive File,也就是 .a 文件。
总结一下,源文件首先会生成中间目标文件,再由中间目标文件生成执行文件。在编译时,编译器只检测程序语法,和函数、变量是否被声明。如果函数未被声明,编译器会给出一个警告,但可以生成Object File。而在链接程序时,链接器会在所有的ObjectFile中找寻函数的实现,如果找不到,那到就会报链接错误码(Linker Error),在VC下,这种错误一般是:Link 2001错误,意思说是说,链接器未能找到函数的实现。你需要指定函数的Object File.
Makefile 介绍
make命令执行时,需要一个 Makefile 文件,以告诉make命令需要怎么样的去编译和
链接程序。
书写规则:
1)如果这个工程没有编译过,那么我们的所有C文件都要编译并被链接。
2)如果这个工程的某几个C文件被修改,那么我们只编译被修改的C文件,并链接
目标程序。
3)如果这个工程的头文件被改变了,那么我们需要编译引用了这几个头文件的C文件,
并链接目标程序。
Makefile规则:
target ... : prerequisites ...
command
...
target也就是一个目标文件,可以是Object File,也可以是执行文件。还可以是一个标
签(Label),对于标签这种特性,在后续的“伪目标”章节中会有叙述。
prerequisites就是,要生成那个target所需要的文件或是目标。
command也就是make需要执行的命令。(任意的Shell命令)
这是一个文件的依赖关系,也就是说,target 这一个或多个的目标文件依赖于
prerequisites中的文件,其生成规则定义在command中。说白一点就是说,prerequisites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文件比target文件要新的话,command所定义的命令就会被执行。
这就是Makefile的规则。也就是Makefile中最核心的内容。
示例:
# Link:
edit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cc -o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compile main.o
main.o : main.c defs.h
cc -c main.c
#compile kbd.o
kbd.o : kbd.c defs.h command.h
cc -c kbd.c
#compile command.o
command.o : command.c defs.h command.h
cc -c command.c
#compile display.o
display.o : display.c defs.h buffer.h
cc -c display.c
 
# clean: make clean
clean :
rm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make是如何工作的
在默认的方式下,也就是我们只输入make命令。那么,
1、make会在当前目录下找名字叫“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
2、如果找到,它会找文件中的第一个目标文件(target),在上面的例子中,他会找到“edit”这个文件,并把这个文件作为最终的目标文件。
3、如果edit文件不存在,或是edit所依赖的后面的 .o 文件的文件修改时间要比edit这
个文件新,那么,他就会执行后面所定义的命令来生成edit这个文件。
4、如果edit所依赖的.o文件也存在,那么make会在当前文件中找目标为.o文件的依赖
性,如果找到则再根据那一个规则生成.o文件。(这有点像一个堆栈的过程)
5、当然,你的C文件和H文件是存在的啦,于是make会生成 .o 文件,然后再用 .o 文件生命make的终极任务,也就是执行文件edit了。
 
makefile中使用变量
我们声明一个变量,叫objects: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于是,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我们的makefile中以“$(objects)”的方式来使用这个变量了,于是我们的改良版makefile就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Link:
edit : $(objects)
cc -o edit $(objects)
#compile object:
...
#clean:
clean :
rm edit $(objects)
 
于是如果有新的 .o 文件加入,我们只需简单地修改一下 objects 变量就可以了。
 
让make自动推导
GNU的make很强大,它可以自动推导文件以及文件依赖关系后面的命令,于是我们
就没必要去在每一个[.o]文件后都写上类似的命令,因为,我们的make会自动识别,
并自己推导命令。
只要make看到一个[.o]文件,它就会自动的把[.c]文件加在依赖关系中,如果make找
到一个whatever.o,那么whatever.c,就会是whatever.o 的依赖文件。并且 cc -c
whatever.c 也会被推导出来,于是,我们的makefile再也不用写得这么复杂: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link:
edit : $(objects)
cc -o edit $(objects)
 
#compile:
main.o : defs.h
kbd.o : defs.h command.h
command.o : defs.h command.h
display.o : defs.h buffer.h
 
#clean:
.PHONY : clean
clean :
rm edit $(objects)
 
这种方法,也就是make的“隐晦规则”。上面文件内容中,“.PHONY”表示,clean是个伪目标文件。
 
另类风格的makefile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link:
edit : $(objects)
cc -o edit $(objects)
 
#compile:
$(objects) : defs.h
kbd.o command.o files.o : command.h display.o
 
#clean:
.PHONY : clean
clean :
-rm edit $(objects)
 
在rm命令前面加了一个小减号的意思就是,也许某些文件出现问题,但不要管,继续做后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