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编码使用64个明文来编码任意的二进制文件,它里面只使用了A-Z,a-z,0-9,+,/这64个字符。编码里面还有“=”号,不过等号不属于编码字符,而是填充字符。


2、为什么发明这么个编码?

  这个编码的原理是很简单的,“破解”也很容易,电子邮件刚出来的时候,只传递英文字符,这没有问题,但是后来,中国人,日本人都要发email,这样问题就来了,因为这些字符有可能会被邮件服务器或者网关当成命令处理,故必须得有一种编码来对邮件进行加密,但是加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一些原始的服务器不出问题,这样加密必须得简单。加密简单,这样客户端程序加密解密也快,又要是明文Ascii编码,这样Base64就诞生了。


3、Base64在URL中的应用

  以下是维基百科中对此问题做出的解释:

      Base64编码可用于在HTTP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例如,在Java持久化系统Hibernate中,就采用了         Base64来将一个较长的唯一标识符(一般为128-bit的UUID)编码为一个字符串,用作HTTP表单和HTTP GET URL中   的参数。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也常常需要把二进制数据编码为适合放在URL(包括隐藏表单域)中的形式。此时,采用Base64编码不仅比较简短,同时也具有不可读性,即所编码的数据不会被人用肉眼所直接看到。

    然而,标准的Base64并不适合直接放在URL里传输,因为URL编码器会把标准Base64中的“/”和“+”字符变为形如“%XX”的形式,而这些“%”号在存入数据库时还需要再进行转换,因为ANSI SQL中已将“%”号用作通配符。

    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一种用于URL的改进Base64编码,它不在末尾填充'='号,并将标准Base64中的“+”和“/”分别改成了“-”和“_”,这样就免去了在URL编解码和数据库存储时所要作的转换,避免了编码信息长度在此过程中的增加,并统一了数据库、表单等处对象标识符的格式。

    另有一种用于正则表达式的改进Base64变种,它将“+”和“/”改成了“!”和“-”,因为“+”,“*”以及前面在IRCu中用到的“[”和“]”在正则表达式中都可能具有特殊含义。

    此外还有一些变种,它们将“+/”改为“_-”或“._”(用作编程语言中的标识符名称)或“.-”(用于XML中的Nmtoken)甚至“_:”(用于XML中的Name)


在Android的android.util.Base64中提供了6种flag来供用户选择:

/**
 * Default values for encoder/decoder flags.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 = 0;

/**
 * Encoder flag bit to omit the padding '=' characters at the end
 * of the output (if any).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NO_PADDING = 1;

/**
 * Encoder flag bit to omit all line terminators (i.e., the output
 * will be on one long line).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NO_WRAP = 2;

/**
 * Encoder flag bit to indicate lines should be terminated with a
 * CRLF pair instead of just an LF.  Has no effect if {@code
 * NO_WRAP} is specified as well.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RLF = 4;

/**
 * Encoder/decoder flag bit to indicate using the "URL and
 * filename safe" variant of Base64 (see RFC 3548 section 4) where
 * {@code -} and {@code _} are used in place of {@code +} and
 * {@code /}.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URL_SAFE = 8; // 可在URL种使用

/**
 * Flag to pass to {@link Base64OutputStream} to indicate that it
 * should not close the output stream it is wrapping when it
 * itself is closed.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NO_CLOSE = 16;


4、Base64编码后的数据变大了,具体可查看Base64编码算法。

以下内容来自文章:使用Base64编码数据量变大33.4%

Base64编码的思想是:采用64个基本的ASCII码字符对数据进行重新编码。更具体来说,是将需要编码的数据拆分成字节数组,以3个字节为一组。按顺序排列24位数据,再把这24位数据分成4组,即每组6位。然后,在每组的的最高位前补两个0,凑足一个字节。这样就把一个3字节为一组的数据重新编码成了4个字节。当所要编码的数据的字节数不是3的整倍数,也就是说在分组时最后一组不够3个字节。这时在最后一组填充1到2个字节的0。并在最后编码完成后在结尾添加1到2个"="。

BASE64字符表是: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从上述编码规则可知,经Base64编码后,原来的3个字节编码后将成为4个字节,即数据量加了33.3%,再加上那么几个字节,可以说:

使用Base64编码数据量变大33.4%


关于Base64算法的文档如下:

1)Base64编码详解及其变种(解决加号在URL变空格问题)

2)Base64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