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四个门楼子,只剩下个比广亮大门低一级的金柱大门保存还好,其它三座大门不知道什么原因都都拆除重建过。
不是拆得面目全非,就是把上头的一切“封建残余”砸了个一干二净,连点彩色的彩绘都没留下。
只能重修。
翁千惠这次可以说是把大半条胡同都给买了下来,对面四座大宅子也显然要把基本外贸恢复到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水平,这大门也得如此。
好马配好鞍,大宅子的门楼子也得配得上宅院份额档次!
能进汽车的门要开,整体拆下来的那个广亮大门更不会浪费,干脆装到对面去。
不会出现行家眼里宅子陪不上大门的情况,专家仔细查看过,对面有座大宅子原本就是能用广亮大门的官宅,级别不低。
不是一定级别的官员,哪能和贝勒爷做邻居!
等级在那呢,绝对不能逾越,不然严重起来甚至会掉脑袋!
这不光是满清才有的规定,华夏的统治者们,至少从3000多年前就开始搞这一套。比如明朝规定公、侯的宅邸为前厅、中堂、后堂共七间,大门三间,梁栋、斗拱、檐角用彩色绘饰,门窗仿柱用黑漆油饰,门上有金漆兽面锡环;
一至五品官,厅、堂各七间,屋脊许用瓦兽,梁栋、斗拱、檐角用青碧绘饰,门屋三间,用绿油兽面摆锡环;
六至九品官,厅堂各三间,正门一间,门为黑色,有铁环。
这个不能错,也不会错。
对面四个大门还缺两,剩下这两个就让施工队重新修,搞得宽一点,能出轿车那种,反正按照宅邸本身的规格就能大概判断要装什么大门。
……
张楠和伙计们从贝勒府三开间的气派正门进大院,这才算真正进入贝勒府,放眼望去雕梁画栋、修复如新,就是各院内重新设计了绿化,种植了不少树木花草。
新,那是建筑给人的感觉,规矩全照搬了清代的规定。至于内部,不少屋宇都是大变样,总不能“夏用冰块冬火龙”这么过吧?
贝勒府够大,堂屋五重、各重五间,这是当初必须遵守规定的“中路建筑”。再加上左、右两路,要是单靠翁家三人,估计都能住出个鬼来!
一人住一路?
别逗了,吃个饭你吼半天都没人理你:太远,听不见!
在翁家三口人搬进来之前我,姜爱华同志就出面雇了几个人,现在大院里有位厨师,两个保姆,一位看家护院兼职司机,一位看大门兼职打扫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