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我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17 17:50: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我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字体: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胡璐)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7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6月16日,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镇南镇同德社区花椒基地一景,曾经的石漠化荒山已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逐步建立起我国北方风沙线上的绿色生态屏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02.9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4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014万公顷。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等重点治理区,已由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

  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十年来,建立了4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8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开展了荒漠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据监测,近五年沙尘天气明显减轻,较“十一五”期间减少31%。

  在严格保护和治理的基础上,我国利用沙区光热、物种、土地等资源充足优势,适度发展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据统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约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这位负责人说,多年来,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义务,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建立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他还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强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立健全荒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到2025年,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新增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950万亩。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 】
新闻链接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875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