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首页 > 正文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2021年11月25日 08:3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1月24日电 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赵宇飞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努力不断描绘的高质量发展“工笔画”上,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3日开幕的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再传好消息: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正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流联通,向金融合作领域深度拓展。

  这是11月23日在重庆拍摄的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打造联结“一带”与“一路”的陆海新通道,构建中新跨境融资通道,打通中新国际数据通道……6年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物流畅通,陆海新通道成“一带一路”联通生动写照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重庆夜景。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团结村站,“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地标。

  巨臂起舞,货柜如山,铁轨交错,车流如潮。“一带”与“一路”在这里牵手——

  一列列中欧班列从此出发,向西驶向欧洲;一列列陆海新通道班列也从此出发,向南通达东盟国家。

  疫情期间,陆海新通道开行量实现逆势上扬。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运输箱量同比增长68%,货值同比增长44%。

  3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十周年纪念专列在重庆团结村站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陆海新通道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而仅仅4年前,中国西部和东盟国家间的物流状况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部分货物只能先向东运至沿海地区,再转运到东南亚,动辄近两个月;从东南亚进口的农副产品,经常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发霉变质……

  改变,发生在2017年。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合作打造全新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即陆海新通道。

  它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合作范围覆盖西部地区,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东盟国家,进而通达世界各地,物流时间比传统东向出海通道大幅缩短。

  目前,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班列、跨境公路班车三种物流形态均已常态化运行,目的地已拓展至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港口。

  陆海新通道,助推中国西部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格局——

  依托这条快捷的新通道,重庆小康集团在印尼投资建立汽车智能制造基地,2018年正式投产和批量销售。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首发列车从一座公路桥下驶过(2017年9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从川渝地区到雅加达,陆海新通道比传统江海联运节约20多天,交付时间大幅缩短,降低了运营成本。”重庆小康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兴燕说。

  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景色(2020年8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陆海新通道,为东盟国家架起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

  今年6月,满载口罩、隔离衣、防护服等抗疫物资的跨境公路班车,从重庆出发经云南磨憨口岸抵达老挝万象,为老挝抗击疫情提供物资支持。此前,陆海新通道也为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资。

  陆海新通道,疫情期间在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韩国三星、法国迪卡侬等外企在东南亚生产的电子产品、服装出口欧洲遭遇海运难题时,国际铁路班列将货物从越南先运至重庆,再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6月28日,在位于重庆巴南的东盟商品集采城内,主播和厨师在进行美食直播。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无论在合作抗疫,还是推动经济合作方面,陆海新通道都展示出了它的标杆作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生动诠释。

  金融合作,为“一带一路”注入资金活水

  陆海新通道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和新加坡双方强大的金融支持。中新金融合作,正在为“一带一路”合作方注入资金的活水。

  中新各方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平台,为通道上的物流、贸易、制造企业提供便利化和低成本金融服务。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重庆两江交汇处景色。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金融服务除了改善通道基础设施外,还将借力金融科技提供增值服务,比如为货运商提供快捷便利的贸易融资和保险服务,提升通道数字化水平等。”本届中新金融峰会上,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视频致辞时说。

  全国首单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及结汇项目落地;跨境债权转让、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美元狮城债券、境外人民币债券、辐射西部的双币种内保外债、“再保理”跨境融资等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下实现首单突破……

  “中新双方共同出台包括跨境投融资、跨境人民币等方面72项创新政策,落地中新金融科技投资基金等49个重点项目,形成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等24项创新案例。”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阮路说。

  本届峰会发布数据显示,中新跨境融资项目加权平均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境内1.03个百分点,推动重庆跨境融资累计逾155亿美元,辐射带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0个西部省区实现赴新融资超过57亿美元。

  中新金融合作并非中国单方受益,也让新加坡金融机构共享市场机遇。

  6月28日,市民在位于重庆巴南的东盟商品集采城内挑选商品。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引领下,19家新加坡金融机构陆续落户重庆。“中国是我们重要的战略市场,我们对前景充满信心,已决定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新加坡星展银行重庆分行行长黄楠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说:“过去6年,重庆和新加坡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强化了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的金融互联互通。”

  开拓创新,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借鉴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首发列车整装待发(2017年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近期举行的一场中新农特产品直播推介会上,两国企业都向对方详细介绍特色产品。目前,双方正搭建贸易合作平台,计划一年时间促成重庆、新加坡及东盟参与企业达到200家。

  如今不只是农产品领域,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领域正不断拓展——

  信息通信领域,双方合作开通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提供跨境数据传输安全、远程医疗等服务,合作探索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航空产业领域,双方加密“重庆—新加坡”航线,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打造集航空维修、物流、培训、金融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

  人才交流领域,双方推动干部培训合作,开展高级技能人才师资及管理者培训;

  社会民生领域,双方推动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在重庆开办国际医院,合作打造“惠游重庆”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旅游服务;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合作模式的创新,项目定位的精准,决定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能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释放辐射示范效应,在新的阶段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说。

  4月28日,重庆至老挝万象跨境公路班车直通车从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驶出。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曾菁华介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优势在于不设地理边界,没有领域限制,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致力于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联通。

  “在合作机制方面,项目启动建设之初,中新双方就建立了多个层级的合作机制,确保项目高标准推动。”曾菁华说,在推进过程中,项目选取的合作领域,都紧扣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痛点,未来还将不断拓展。

  这是中新合作项目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内景(2019年10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根据上个月发布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总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未来5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将重点加强开放通道建设、加强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积极扩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

  在重庆工商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敬看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众多,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合作模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百花齐放”,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则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高度契合,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翟崑说。(参与采写:刘恩黎、伍鲲鹏、吴燕霞、陈青冰)

编辑: 陶玉莲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