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務》“專思相融、價值引領”課程思政建設實踐-中國網

《審計實務》“專思相融、價值引領”課程思政建設實踐

《審計實務》“專思相融、價值引領”課程思政建設實踐

2024-11-20 14:16

來源:中國網高校中國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根據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質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相關文件制訂了《大思政育人實施方案》和《課程思政整體推進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學院課程思政的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要求。《審計實務》課程團隊積極落實上述文件精神,秉承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並重的育人理念,遵循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會計工作崗位標準相關要求,從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系統設計課程內容,將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品德修養、工匠精神、綜合素養融入課程教學,積極探索“專思相融、價值引領”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在教學實施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運用智慧職教平臺,按照“課前探究、課中學練、課後拓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使用案例分析、任務驅動、情景模擬、討論分享等多樣化教學方法,學知識、練技能、強素養,滲透思政教育,最終形成專業培養與立德樹人相得益彰的教學形態。

image.png

圖1 《審計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一、基於課程性質,明確課程思政目標

課程思政建設需要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定位設置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經濟發展、服務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稅務管理相關崗位工作群,具備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審計實務》課程作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第4學期設置的重要專業拓展課,融審計理論與實務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是側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審計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審計實務操作技能,具有綜合應用會計、稅法、內部控制等知識和技術能力,樹立較強審計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課程。

因此,本課程教學中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工匠精神、綜合素養等思政教育主題融入課程內容;使學生學習審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自覺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認同並具備誠信、客觀、公正、法治、敬業的職業道德;精益、專注、創新的職業精神,最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理論基礎紮實、專業技能熟練和較高職業道德水準的高素質人才。

image.png

圖2 《審計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目標

二、重構課程內容,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審計實務》課程團隊基於審計工作過程,整合、重構課程內容,形成職業認知、業務承接、風險評估、審計實施和編制報告五大模組;在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依據審計實務工作特點,將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工匠精神和綜合素養等思政教育主題融入課程內容,並積極探尋挖掘思政元素,最終形成成5個思政目標、14個思政元素的審計實務課程思政元素體系。具體如下:

image.png

圖3 《審計實務》思政元素挖掘

三、構建課程資源,推動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實施離不開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撐和良好的教學模式設計。如果沒有豐富的思政資源和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法設計,只是進行簡單生硬的思政説教,就會形成“教師難教,學生厭學”兩難境地,難以達成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因此,基於上述分析,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實施如下所示:

1.構建豐富多樣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

課程團隊圍繞審計的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等主題,系統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首先,廣泛收集典型審計案例、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確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其次,借助智慧職教平臺,開發系列思政微課資源,提供線上互動學習。建設的具體資源包括:豐富的案例庫,涵蓋不同領域的審計實踐;思政微課和思政情景短劇,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性:以及思政教學手冊,為教師提供系統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建議。這些資源的整合,不僅為課程教學提供了支援,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視野和深入的思考。

image.png

圖4 《審計實務》課程思政資源建設

2.實施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

課程團隊綜合運用任務驅動、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倣真實訓、討論分享和總結提煉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引導學生堅守審計準則、保持職業道德基本認知;夯實學生對勤勉盡責、堅守準則的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理解;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1)課前探究:課程開始前,教師通過智慧職教平臺發佈預習材料,包括審計案例、行業動態、職業道德規範等。學生通過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進行線上討論和交流;教師在教師線上上及時解答,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探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審計知識,還體會到審計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性,增強了思政教育的意識。

(2)課中學練:課堂上教師運用智慧職教平臺進行實時互動,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真實的審計案例,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在平臺上進行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模擬審計師與客戶的溝通,討論審計發現的社會影響。教師在此過程中不斷引導,強調審計過程中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審計職業的理解和思考。

(3)課後拓展:教師利用智慧職教平臺針對性佈置課後任務,學生完成課後作業和線上測試,實現知識深化和拓展延伸。學生還可以利用平台資源繼續學習,參與行業專家的講座和分享會,了解審計實務的最新動態和社會影響。此外,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或社會實踐項目,應用審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突出過程考核,創新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推進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關鍵環節,是檢驗課程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本課程基於智慧職教平臺設計了全過程多維度教學評價,突出過程考核,平時成績佔比至60%,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後全過程學習數據實時記錄和反饋,學生整體表現一目了然,督促其積極調整。

教師通過平臺佈置多元化過程性考核任務,主要包括課外拓展閱讀、課程思政主題討論、課程思政案例分析等形式。

課外拓展閱讀由教師提供閱讀素材,發佈至教學平臺,利用平臺監控學生的閱讀情況,以閱讀進度作為評分標準。

課程思政案例由教師線上發佈,學生認真研讀分析,並線上提交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根據學生案例分析報告的內容予以相應的評分。

(3)主題討論由教師線上發佈討論主題,學生可通過回帖、點讚、轉發等方式進行互動,也可自行發佈符合思政教育主旨的討論主題,討論內容由教師利用平臺實施監控,並以平臺統計的參與討論、獲得點讚的數據結合討論內容作為評分依據。

綜上所述,課程團隊在探索課程思政的實踐過程中,基於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結合審計課程特點,挖掘提煉具有專業特色的思政主題和思政元素;借助智慧職教課程平臺,實施線上線下結合混合式教學,思政教育貫穿始終,最終形成“專思相融、價值引領”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該建設模式從課程目標出發,重構課程內容,挖掘思政主題,借助混合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接受思想教育,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對課程滿意度較高。最終實現了“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樂於教”,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作者:劉洪鋒、馬珍珍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責任編輯:閆景真】
返回頂部